法治聚焦
上海出台系列新政"助老" 蕴含商机银发经济显端倪
日期:2007-10-19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阅读:1,781次
昨日,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市出台的系列新政,推动老龄工作发展。而在这些新政策的背后,却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表示,截至2006年底的数据,全市户籍总人口1368.08万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1%。数据说明对于上海这样一个老龄化程度相当高的城市,惠老、为老服务,方便老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商家而言,银发经济的商机也越来越大。
基础建设商机大
焦扬介绍,列入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建设和20家日托机构的任务顺利推进。今年以来,本市已新增6500张养老床位,新建8家示范型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其余养老床位和示范型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将于12月份全面完成。
同时到目前为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各类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共有2230个,全市还有老年医院6家(核定床位1266张)、老年护理院64家(核定床位6435张),这些医疗卫生设施构成了一个功能作用各有不同的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为广大老年人的日常医疗需求提供了就近、便捷的服务。
构建全面的养老医疗服务网络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对房地产业及各项建材商们来说,这些都是机会。2006年,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星增曾对外透露,养老院将成为建桥集团新的投资目标。
便利器械市场大
为了进一步缓解老年人生活照料困难,上海市进一步推进以独居为主的2万个老年家庭紧急呼叫装置安装工作。目前,在已登记安装的2万户中,已有1.65万户完成了安装。最近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显示,95.9%以上的老年用户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随着老年人人数的逐步较大,各项老年人的服务便利器械都会迎来新的商机。老年家庭紧急呼叫装置以及在特奥会上推出的 “运动员无线定位系统”都将会在上海老年人中寻找到无限的商机。
家政服务需求大
据介绍,目前,本市约234家社区助老服务社的2.6万多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已为12.7万名老年人提供了各类服务。但是,需要照顾的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46.78万人,占总人口的3.4%。
由于目前白领的工作都非常繁忙,照顾老人将会非常吃力,因此大多会请家政服务人员,同时上海市还设立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对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低保、低收入的本市户籍老人,经评估,照料等级为中度或重度者,给予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标准为中度每人每月100元、重度每人每月200元。享受社区助老服务补贴的老人入住社区公益性养老机构后,仍享受社区助老服务补贴。目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已达13万人。种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家政服务市场。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