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司法部要求,经市司法局审核,北京律协于2007年3月下旬紧急抽调了5名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纪律性强的律师参与到国务院信访局集中审核分析重信重访典型案例的工作中。这五名律师是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赵小鲁律师、北京市融商律师事务所任丽颖律师、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杨晓虹律师、北京市蓝石律师事务所牛琳娜律师和北京市华联律师事务所谢炳光律师,他们从3月26日到4月16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4月11日下午,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董春江来到北京某宾馆慰问了参与国务院信访局集中审核分析重信重访典型案例工作的律师们,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会的有:国务院信访局张主任、司法部信访局领导、市局律管处副处长柴磊、市律协副秘书长刘军、赵小鲁律师、任丽颖律师、杨晓虹律师和谢炳光律师,牛琳娜律师因赴外地调查未能参加。 董副局长代表市司法局和北京律协对律师们表示了衷心的慰问,并询问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国务院信访局张主任介绍了此次工作的背景和律师们的工作情况。他说,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国务院信访局抽调律师参加此次集中审核分析工作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中央领导对律师的意见非常重视,对律师参与此项工作寄予了厚望。事实证明,律师在分析重信重访典型案例中工作得非常出色,很好地胜任了工作,成为此次工作的一个亮点。律师们工作扎实、认真细致,他们不仅精通法律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对案件中涉及公检法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案件的症结所在。他们站在上访人的角度分析问题,敢讲真话,判断案件更加客观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信访干部的不足。律师们工作得很辛苦,常常加班到深夜,律师们的敬业精神让大家深受感动。 参加座谈的四位律师都发了言,赵小鲁律师介绍了律师的工作情况。他说,五位律师是在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参与到这次工作中的。当得知需要全封闭工作三周,中间没有休息,没有假日,不能外出时,作为资深律师和各所主任,大家的业务、客户、律师事务所管理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没有任何事先沟通协商的情况下,五位律师几乎立刻达成了共识:服从工作安排,坚决完成任务。在工作中,每位律师都尽力克服自己的困难。任丽颖律师兼任律协的很多社会职务,她经常利用工作间隙,见缝插针,既要开庭办案,又要赶回律协办事,两头兼顾,两头不误;牛琳娜律师担任过北京律协的副会长,也是律师界的元老级人物,她以身作则,不仅在工作中处处带头,而且当需要律师赴外地出差调查时,主动报名下基层,给其他律师留下一点宽裕灵活的时间;杨晓红律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从西安开庭回京,一分钟也不休息,连夜赶到驻地投入工作;谢炳光律师是出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多年卧病在床的母亲,他从结婚至今,几十年几乎天天回家守在母亲床前尽孝承欢,结婚几十年,全家三口连北戴河都没有去过,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毫无怨言,连续坚持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而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律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第一天自发做出的“约法三章”。赵律师最后说:“我可以在此代表五位律师同仁向大家汇报,我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无愧于北京律师的称号!” 律师们还对国家信访局领导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尊重表示感谢。通过参与审核分析、接触具体案件和信访干部,律师们深感信访工作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作为反映民情的重要渠道,信访工作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工作中,律师们的共同体会是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办理案件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案结”,还要做到“事了”,要真正化解矛盾;对具体案件的分析也引发了律师们深层次的思考,大家认为要研究案件背后的社会因素,要找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律师们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要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和律师在政府决策、信访等工作中的作用。赵小鲁律师还撰写了近万字《重信重访案件的问题和对策浅议》,对历史积案和重信重访群体进行具体分析,对上访工作中的政策界限问题、国家信访机构的职能定位问题、解决重信重访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呼吁要发挥律师在解决重信重访问题中的调解作用和法律咨询作用。 董春江副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律师介入信访工作已经在区县和街道等层面取得了一定经验,这次组织律师小组参加国家信访局的工作应该说是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介入,对于每一位律师来说,这段经历无疑是执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律师们要对此次工作进行总结,结合已有的经验开展更深入的探索和调研,研究如何建立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律师参政议政的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