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角逐之地 各种势力参与博弈
微博江湖如何引爆大事件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名叫郭美美的名不见经传的20岁女孩在微博上发的几张炫富照片,最终在这个夏季引发了一场比天气还热的网络与媒体的真相大调查。
从6月20日,郭美美以“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身份认证开始微博炫富被网民关注,到今天已整整半个月,这段时间微博展现出了它裂变式的广泛传播威力,以及真相与谣言并存,群情激愤、鱼龙混杂的乱象。在郭美美不断被“人肉”出种种隐情之后,疑点似乎有增无减;红十字会破天荒地三次发声明,两次召开新闻通报会,在网上引发的却是更多的猜测和不满……真相似乎仍然遥不可及。
有网友评论:“微博已然成了一个江湖。”套用一句武侠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这些人只是以ID出现。郭美美事件让大家领略到了微博江湖的风云变幻,不同的利益方在此博弈,意见领袖看见发声机会,幕后推手想要出名,平民渴望真相,炒家跟进营销……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这个舆论漩涡和信息黑洞。为此,记者采访了舆情分析专家,请他们为大家解读“郭美美事件”映射出的微博江湖。
起点 选切入角度
看哪些兴奋点能点燃公众情绪
舆情分析专家对“郭美美事件”定义为:“日搜索次数超过15万,2季度特级舆情事件。高官、美女、慈善、贪污、宝马、二奶、别墅,一件事包含这么多网友兴奋点,少见。”
在微博和论坛,靠打美女牌和言行出位博人眼球的事件比比皆是,但像郭美美事件集中了这么多敏感的兴奋点的却绝无仅有。武汉大学舆情分析专家沈阳教授认为,该事件最早的卖点在于美女、炫富、豪车,慢慢牵扯到社会机构、高官、富二代,加上带有一定惊悚性质的现场直播式的人肉搜索,久不回应和相对无力的官方表态等诸多因素把这一事件推向了高潮。
“情色类事件对于普通网友是有吸引力的,开始也是从美女角度切入,逐步扩展到草根民众较为痛恨的贫富差距问题,人们深入思考自然会问,一个年轻女孩是如何暴富的,这个时候挖掘出红十字会的关联性,自然对公益组织的透明问题关注起来,联想回忆到某些历史不良记录,诱发公众情绪爆发,最终演变成一场超级蝴蝶大戏。”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向记者表示,郭美美事件是“深层情绪的一次爆发”,他认为,郭美美事件的起点并不像一些人所说,是出于公众的“仇富心理”,“同样是富豪,大家为什么不仇视李嘉诚?大家仇视的是不能见光的财富获取方式,尤其是利用公权暴富。”而郭美美“红十字商会总经理”的身份给了大众这种明确的联想,所以一下子点燃公众情绪。
喻国明认为,红十字会在微博被曝光丑闻已不是第一次,从天价帐篷到天价餐费,解释的乏力和操作的不透明使公众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这种对滥用公权的不满情绪迟早要爆发,需要的只是一个导火索,没有郭美美也会有李美美,而网络微博成了催化剂和放大镜。”基于这种不信任,网民对红十字会首先做出的是“有罪推定”,是“有逻辑的怀疑”,这种怀疑如同“蝴蝶的翅膀扇动触发社会中枢的末端神经”,于是,排山倒海的“蝴蝶效应”出现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