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俄联邦宪法法院下月迁往圣彼得堡

    日期:2008-01-10     作者:单煜    阅读:2,195次
    

 已受权可在异地开庭办案

  照片上这座刚刚被修葺一新的十八世纪建筑,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九十年前是沙皇时期参议院和圣主教会所在地。但几个月后,它即将迎来新的主人———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2007年12月23日普京总统签署命令,要求俄宪法法院从莫斯科迁至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搬迁工作自今年2月1日开始,5月21日宪法法院开始正常工作。

俄罗斯联邦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其中,宪法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通过宪法诉讼和独立行使司法权力进行宪法监督,是俄宪政制度的体现。普京总统称其为“宪法的捍卫者、保护者和解释者”。
俄宪法法院裁决为最终决定,不得上诉,无需其他机关和官员确认,一经公布,立即生效,且法律效力不因新法律的通过而失效。因此,宪法法院的裁决书开篇即会标明“以俄罗斯联邦的名义裁决如下”这样的字样。

迁址获批一波三折

目前,俄宪法法院由19名法官组成,由联邦委员会(上院)依据总统提名直接任命产生。因此,宪法法院在开展宪法诉讼活动时必须遵循独立性、集体性、公开性、连续性、辩论性和平等性原则。
也正因此,俄在宪法法院迁址问题上并非一帆风顺。反对者认为,如此大兴土木的迁址不仅劳民伤财,也不利于宪法法院的独立性。即使在宪法法院内部,也有不少法官抵制此次迁移计划,他们称这将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并使工作复杂化。而支持搬迁的议员则认为,从莫斯科权力中心外迁,可以增强其独立性。2006年12月20日俄国家杜马(下院)经过三度审议才最终通过将宪法法院迁往圣彼得堡的决议,但联邦委员会很快于27日以多数票反对否决了该项决议案,称“剥夺宪法法院在必要情况下于圣彼得堡以外城市举行会议的可能性意味着对其权力的贬低,这有违独立性原则”。经过近一个月的磋商,2007年1月24日,联邦委员会才批准通过了宪法法院迁至圣彼得堡的法律,并特批其可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方开庭办案。

背后扯出迁都争议

其实,俄宪法法院此次迁址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背后牵扯出的有关迁都的话题不无干系。2006年5月,莫斯科州州长格罗莫夫提出将首都迁出莫斯科的建议,立即引起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时俄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话题。格罗莫夫认为,从生态保护、交通饱和、权力机构过于集中,以及综合地缘政治在内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俄首都应考虑迁往另外一座城市,即在不远的将来迁至圣彼得堡或其他城市。至于迁都的话题,在俄罗斯倒也不是新鲜事,早在2003年,俄国家杜马议员卡里琴科在审议《俄罗斯联邦首都法》时,就曾提出将首都部分功能从莫斯科分离出去的建议。
现在,宪法法院可能将不是惟一由莫斯科搬到圣彼得堡的重要国家机关。据悉,俄海军司令部也有可能在今年年内开始迁往该市。但不管怎样,至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莫斯科的首都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普京总统就曾公开表示,迁都不仅会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而且会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俄罗斯只能有一个联邦首都,那就是莫斯科。”对此,圣彼得堡市长马特维延科也表示,“圣彼得堡不想攫取首都地位。”
分析人士注意到,俄宪法法院迁址的政治和社会效益尚待观察,不过连带的经济效益则已经开始显现。目前,在俄各联邦主体中,圣彼得堡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最好的,该市制定有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方钢铁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世界级的大公司都有在此长期发展的战略投资计划,而俄罗斯外贸银行和西伯利亚石油等大公司目前也正考虑迁址圣彼得堡。特别是去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成功举办,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这座城市的国际地位。普京总统2007年12月23日签署总统令当天在圣彼得堡接见宪法法院官员时表示,“圣彼得堡不具备单一的国家首都功能”,“但现在,随着宪法法院的搬迁,我们可以说圣彼得堡再次成为俄罗斯的第二首都了。”

普京力挺“回归欧洲”

由于历史原因,俄罗斯一直有着浓厚的海洋情节和欧洲情节。三百多年前,彼得大帝时代为了获得通向海洋和欧洲的窗口,诞生了圣彼得堡。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迁都莫斯科之前,这里一直都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因此,对于今天的一般人来讲,只要一提起圣彼得堡,往往就会联想到彼得大帝,想起帝国时代的辉煌。
而在许多人眼里,普京总统同样有着浓厚的“圣彼得堡情节”。他在祝贺宪法法院即将迁入新址时,欣喜地称这将有助于他的家乡重拾昔日帝国的辉煌。普京强调,俄罗斯属于“欧洲文明”,是“欧洲国家”,所以理应“回归欧洲”。2003年圣彼得堡建成300周年庆典时,普京亲任庆典委员会主任,俄联邦和地方财政拨出三十多亿美元巨资维修该市的名胜古迹和重整市容,热情邀请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的首脑参加,并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会晤和会谈。他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说:“圣彼得堡是一座全俄罗斯人甚至全欧洲人的城市,它是一座桥梁,通过它,欧洲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