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律协动态

律协动态

上海市第十届女律师联谊会第二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

来源:上海市女律联     日期:2020-08-04         阅读:12,559次


2020年7月31日,上海市第十届女律师联谊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青松城大酒店召开。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葛影敏,上海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会长邹甫文以及上海市法官协会、上海市检察官协会、部分区司法局、妇联相关部门领导与女律师会员们共同出席了大会。       

春华秋实,市女律联工作硕果累累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葛影敏代表市妇联向全市女律师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和感谢。她指出,上海市女律联多年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志愿服务、社会活动、参政议政等方面做出很多奉献。新冠疫情发生后女律师积极响应,捐款捐物,担任社区志愿者,积极支援复工复产,全方位彰显出巾帼律师的大爱与担当。巾帼律师志愿团多年来坚持帮助妇女儿童依法维护权益,开展精准普法,今年又将组织成立女律师宣讲团,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贡献巾帼力量。

葛影敏希望上海市女律联继续勇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开展巾帼志愿活动,为女律师事业进步、行业发展、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上海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表示,11697名女律师是上海律师重要的中坚力量。上海市女律联以党建引领为指导,推进女律师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参政议政,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爱心接力投身疫情防控,积极推动女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彰显法律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用爱与专业为战胜疫情和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

他希望上海市女律联继续沉稳心态,创新思路,带领全市女律师为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会长邹甫文表示,上海市女律联始终秉持“联情、联谊、展业、拓业,提升女律师美丽智慧形象”的宗旨,以高度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团结广大女律师,将工作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女律师群体,取得诸多亮眼成绩。在党建方面,开展党员女律师交流分享以及歌咏“四史”等党建活动;在培训交流方面,“春华秋实”交流分享品牌深受大家喜爱;在生活福利方面,开展琴棋书画培训及重阳节敬老活动,成立女律联舞蹈团;在参政议政工作中,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更多高质量提案议案,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在公益方面,巾帼志愿团长期坚守市妇联法律援助窗口值班,积极开展普法等工作;基层工作方面,建立各区女律师工作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以市区联动、区域互动的方式,共同推动全市女律师工作不断深入。女律联还设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宣传女律师的工作生活,传播正能量。邹甫文指出,疫情期间上海市女律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全市女律师积极响应参与,通过捐款捐物,担当志愿者,拍摄普法视频,提供线上法律咨询等方式参与抗议防疫,凸显了女律师的爱心与担当。

面对疫情之下律师行业受到的冲击,邹甫文指出,关心女律师工作、生活和发展将成为上海市女律联的重点工作。上海市女律联将组织更多更好的活动,团结女律师相互学习、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相信顽强坚韧有信心有能力的女律师在党的领导下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韩璐作《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2019年度工作报告》。报告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了上海市女律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在用心服务女律师会员、帮助强化业务和联情联谊同时,致力于加强女律师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致力于组织和引领女律师履行社会责任,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大会由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副会长孙彬彬主持。

修改章程 完善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章程》新增关于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关于监事制度以及监事的职责范围。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副会长时军莉作《关于〈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章程〉修订方案(草案)的说明》报告。

大会根据《上海市第十届女律师联谊会监事选举办法》,选举郇恒娟为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监事。

投身法治,女律师柔肩担起社会责任

本次大会举行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律师顾问团签约仪式,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崔莉霞与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会长邹甫文分别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进行签约,就开展立法研究合作等事项达成一致。

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民法典百人宣讲团成立仪式在本次大会上举行。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副会长徐松婷进行宣讲团成团介绍。今年是“七五”普法收官的关键之年,也是民法典正式颁布的开局之年。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借助积极蓬勃的志愿团力量,发展成立宣讲团,进行规模化高覆盖深聚焦的普法宣传。


展业拓业,与会嘉宾讨论前沿法律热点

本次大会还举行了“民法典相关热点问题讨论”和“后疫情时期女律师的执业思考与应对”主题论坛,就前沿法律热点进行了精彩的交流探讨。

主题论坛一:民法典相关热点问题讨论

左起分别为主持人林丽娟,嘉宾俞硒、黄绮、崔莉霞、尤丽娜

论坛一的主题为“民法典相关热点问题讨论——聚焦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论坛围绕一起母亲先后两次抛弃儿子长达三年的遗弃案件,就监护制度进行开放式讨论。

论坛伊始,主持人上海市女律联副会长林丽娟首先介绍了民法典出台前后,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监护制度的立法情况和实践探索。她以2019年初上海长宁区法院判决的赵某遗弃罪案件(下称:赵某案)为切入点,与在座嘉宾探讨审慎行使监护权撤销、亲职教育写入判决、未成年人保护及婚姻家事案件如何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等热点问题。

针对主持人就赵某案裁判指导意义的提问,长宁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尤丽娜从案件查办、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实践等角度,介绍了亲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她谈到,赵某三年中两次抛弃亲生子已涉嫌犯罪,符合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的法律条件。但因被监护人表达了希望与母亲继续生活的意愿,且赵某也真心悔过请求司法机关给与改过自新的机会。鉴于《民法总则》出台后,因故意犯罪被撤销监护资格后的不可恢复,或导致被监护人将与其母亲的分离。因此,检察机关在走访民政部门、征询街道意见后,决定暂不启动撤销监护资格程序,建议判处赵某缓刑,并判处禁止令,强制赵某接受亲职教育。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建议,成为全国首例将亲职教育写入判决的案例。目前,赵某每天送儿子上学,积极参加亲职教育,赵某儿子学业进步,母子俩对生活充满信心。

在如何推动亲职教育制度化的探讨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黄绮律师,分享了亲职教育在婚姻家事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她介绍到,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一部分,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德、英等欧洲国家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国大陆地区亲职教育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社会有关方面也在呼吁完善亲职教育。有关调研显示,有76.4%的父母认为自己需要亲职教育。上海市妇联的调研也显示社会在亲职教育课程方面有较高需求。2019年3月28日,市妇联与市检察院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对心理辅导与亲职教育作出规定,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机制。

从司法审判的角度,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审监庭审判员俞硒法官分享了此类案件审理的考量因素。她谈到,针对撤销监护人监护资格的申请,法院需要审查申请主体是否符合规定,申请事由是否符合撤销事由,包括监护人是否存在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是否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是否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以及被监护人的意愿等。本案中赵某已涉嫌故意犯罪,如果撤销其监护资格后将无法恢复,因赵某是儿子的唯一依靠,考虑到家庭关爱更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基于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原则和尊重被监护人意愿原则,长宁法院对剥夺监护人资格采取了审慎的裁判态度。同时,她还强调“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的运用,民法典对监护制度的重点考量等。


谈到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社会保护问题时,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崔莉霞从社区管理的角度分享了她的观点。她认为,本案在长宁区检察院、法院,区妇联、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等的共同努力下,为赵某母子争取到了最好的归宿。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在立法意见征询中,结合实际实践,建议被监护人在失去监护时,由民政局作为临时监护第一序位,具有履行监护能力的村居委会作为临时监护第二序位。该建议被《民法总则》采纳。监护体系应该由家庭作为基础,社会作为补充,国家进行兜底。虹桥街道各社区十分重视社区监护,开展了家长课堂、好爸爸亲子课堂等教育活动。希望全社会携手,共同关心关爱儿童。

主题论坛二:后疫情时期女律师的执业思考与应对

左起分别为主持人沈岱青,嘉宾胡晓萍、刘蓉蓉、马靖云、王夏青

主题论坛二的主题为后疫情时期女律师的执业思考与应对,嘉宾们围绕如何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面对未来变化分享了各自的思考。

本场论坛的主持人为上海市女律联副会长沈岱青,她首先谈到疫情下法律人的思考,并认为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本次大会的探讨为更多优秀女律师姐妹们提供不一样的发展视角和经验借鉴。

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普陀区首届优秀女律师胡晓萍分享了创业以来的两大法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七方所的第一大法宝是快人一步。抗疫期间,七方所普法工作反应迅速,主任带头撰写普法文章,同事们快速自发地进入工作状态,开展线上抗疫法律咨询服务。第二大法宝是坚持不懈,七方所坚持撰写文章,七方法苑微信公众号每星期发表两次专业文章,后又增加4个专栏,目前已发表400多篇原创文章。抗疫期间1个月内撰写30余篇专业文章。七方所还坚持讲课培训,七方学堂每2个礼拜沙龙活动,目前已举办70多场。围绕抗疫、维权、民法典举办50多场讲座。近期还开展了民法典7分钟的普法短视频。快人一步意味执行力,坚持不懈意味持续力,这一切都源于对法律的热爱和法治梦想。作为一家新开的中小所,疫情是危机也是催化剂,会倒逼法律行业改变固有服务模式,对法律专业化需求更加迫切。律所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刘蓉蓉从大所视角探讨了如何应对疫情后的变化。她认为,疫情带来最大的是变化是不确定性,驾驭变化和不确定要判断哪些是当下的困难并且克服它,判断哪些是未来的机遇并且抓住它。疫情期间大家被困在家里就是困难,疫情发生时,大成利用大成全球虚拟社区进行客户服务协作需要的培训,进行新业务开发措施的分享。同时,连接律师之间的情感,讨论如何对待未知等重要话题。此外,大成将全球医疗服务扩大到全体员工,为电脑提供IT安全支持。面对客户需求,大成将全球劳动、雇佣、税收等信息实时分享给客户。针对疫情带来的变化和机遇,大成修改晋升考核机制,减轻合伙人业绩压力,避免人才流失,吸纳人才,加速智能化科技化迭代速度,大成建设的云直播课堂在疫情期发挥到巨大作用,为律师业务提供坚强支撑。疫情期间远程办公成为办公趋势,实地办公的需求发生改变,大成将节省的办公室成本用于提升其他基础设施,为办公模式和财务模型的改变带来机遇。刘蓉蓉相信,后疫情时代的律师执业土壤并不贫瘠,只要有信心有耐心肯定有一片新天地。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合伙人、上海市第四届优秀女律师马靖云从党建方面进行了分享。海华永泰的长远战略目标是打造百年品牌大所,希望借助党建打造文化理念和精神情怀。海华永泰的党建宗旨是为事务所铸魂,为律师赋能,以时尚党建为特色,为律所的战略目标和律师需求服务。赋能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硬实力和品牌宣传软实力两方面。在专业赋能上,海华学院坚持每周一次的线上培训或研讨会,党委还组织举办了各种沙龙,让大家受益匪浅。在软实力赋能,侧重律所整体宣传和律师个人宣传。疫情期间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全国总动员筹集捐款,进口5批紧缺医疗防护物资,入选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报道》专刊。此外,海华永泰与人民日报等主流官媒加强合作,宣传报道党建活动。海华永泰每月至少征选3名律师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彩中国律师”专题进行宣传。海华永泰还将专业文章、经典案例作为海华视点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官媒宣传。

上海律宏律师事务所主任、嘉定区优秀律师王夏青分享了自己从新媒体门外汉到熟悉的历程。王夏青的新媒体经历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从事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工作,律所公众号做了905篇原创文章,制作138篇法律解读漫画,打造熊猫小程序,方便挑选法律文本模板。二是从事短视频工作,通过四年的学习,从最开始的2天制作1分钟成长到现在3天制作10分钟视频,4年时间已制作200余支法宣视频,播放量达180余万次。新媒体技能还为王夏青带来视频定制制作的机会,协助嘉定工会普及企业相关法律政策、协助市总工会宣传妇女维权保护视频。律所制作的视频还被选入学习强国平台。在新媒体的意外收获既践行了自己对法宣的热爱,也展示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开拓案源。

下午五点,为期半天的会议结束了,与会人员纷纷期待下一次齐聚一堂,共话个人和行业发展的美好交流时光。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