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中国外资》杂志社,给我机会到这个地方学习。我并不是很熟悉的领域,其实前面专家的话,对达娃之争性质的结点和相关的法律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我想做一些技术上的补充或者是说明,我一个不是学法律的,平时不是考虑国家经济的增长,就是考虑国家的宏观发展,我在这方面做研究的,我谈点我的感想,我的感想是一个星期前我的体会。我去东北一个旅游的景点,很出名。我们抱着很大的兴趣到那个景点。上山两条路,一个是索道,一个是绕很远的公路。我们很早,本是想过索道,跟剩下的景点有亲密的接触。等我去了,说索道关闭。我说为什么,他说这是韩资企业,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我们当时非常的气愤。这样的话,我跟韩方交涉,给我们答复就是下雨。你要上去只能从山的坡上去,我说我们有12亿人口给我们做后盾,韩方为什么不让我们上。我们给了很多的理由山体前两天下雨,很容易滑坡。我说这个雨季给你们的地质不产生问题。我们有一个学地质的朋友,跟他讲,但是还是没有用。我们对我们国家的主权,感觉非常的气愤。下来之后,我们继续跟高层管理交涉,为什么不让我们上。这个天气怎么样,一定要我们多花80块钱多浪费我们2个小时。到下面去,最后他们说告诉你个实质,你如果走索道是支持韩国,走公路就是支持我们国内的企业。这个虽然跟达能之争有区别,但本质的问题是一样的。行业竞争的问题,垄断的问题。达能娃哈哈的问题,究竟有多大分量。达能之争的本质在那里,这个话题能够引起大家积极的参与,就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同性质的判断,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我想这个专业的问题,第一个在法律上,法律事实是怎么样,是不是有竞业禁止和同业竞争的问题。法律的话,如果目前法律以过去的行为只能用过去的行为界定,这里面有个时间的概念。如果说,我们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我们本身的争论不应该更多。在达娃之争中,达娃的问题,可能更多得用其他的法律我们已有的法律进行裁决。张教授提到的问题,全球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我们如何在国际化中取得生存,这是有依据的,更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我们全球化,就是利益交换的问题。就是在大家的利益的交换过程中,如何获得自己的利益。两条思路,一条就是小聪明,还有一个就是大智慧。何谓小聪明,我们当时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感叹,我说怎么会这样,中国人会在小问题上吃亏吗?这是他的圆滑,就是小问题我吃亏。大智慧上的旧问题。什么是大智慧,眼前的利益是我们受到国际上欢迎。一提我们的儒家精神近者悦,远者来,是用儒家核心的精神,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的原则。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体现我们泱泱大国风范。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不要乱用国家的感情,否则我觉得会出很大的问题。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