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台阻挠大陆律师任WTO法官始末

    日期:2007-11-30     作者:南方网(广州)    阅读:1,195次
    台当局单独挑战多数会员国及WTO体制遭美欧日加等多国反对

11月27日,WTO争端解决机构(DSB)通过了上诉机构成员的任命,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的4名人员当选,张月姣女士成为中国首位世界贸易组织大法官,任期4年,从2008年6月1日开始。

这标志着日前中国台北(台当局在WTO中的规定使用名称)代表阻挠世贸组织任命张月姣事件的结束。这事的来龙去脉如何,台当局为何不顾WTO其他成员反对而执意阻挠张月姣出任?

发难

阻大陆律师任WTO法官

由7名上诉法官组成的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是世贸组织处理贸易争端的终审机构,在11月19日一次例会上,世贸组织按议程准备进行上诉法官的正常轮换和任命张月姣等4名新上诉法官时,中国台北代表突然发难阻挠。

中国台北代表对议程中关于任命上诉机构新成员的一项表示反对,并要求把这一项内容从议程中除去。台湾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在会议搁浅后声明:“台湾对4名候选律师中的一位在将来审理争端时能否保持立场公正表示怀疑,在台湾的忧虑得以消除后才能同意把该项内容列入议程。”

台当局的杯葛理由是“严重关切法官候选人的资格和公正无私性的问题”,台当局“经济部”官员和“行政院”发言人也称“为确保台湾权益”。

根据规则,台当局代表的意见须由全体成员一致通过才能被采纳。因此会议主席现场征求其他代表意见,结果美国、欧盟、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大陆代表均表示不能接受。但台当局代表仍坚持己见,会议无法就议程达成共识,最后主席被迫宣布会议推迟举行。

图谋

“闹得越大声越好”?

观察人士分析,台湾当局试图借两岸问题在世贸组织做文章。台湾当局已屡次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场合炒作两岸议题,也不排除其会在世贸组织搞同样的手法。

台湾当局在WTO杯葛大陆律师出任上诉机构法官,已演变成台湾单独挑战多数会员国及WTO体制的局面。WTO专家指出,WTO的争端解决制度建立12年来,公正性极少受到质疑,同时上诉机构是由3位法官组成合议庭,很难出现1位法官不公影响裁判结果的现象。

台湾《工商时报》评论指出,其实若要对张月姣的立场表示忧虑,与中国大陆贸易纠纷案最多的美国应该最担心,但是包括美、欧在内的成员,基于对专业机构及上诉法庭合议制的信任,反而积极游说台湾点头。

那么台湾为何还要执意阻挠张月姣出任呢?台湾《联合报》社评指出,WTO号称国际间的经贸联合国,台湾扬声闹场,是否为“外交”上的明智之举,实在颇有疑问,这难道是所谓的“闹得越大声越好”的“外交”手段之一?

反应

台当局做法遭美欧日加反对

代表们普遍对台当局的做法表示不满。他们认为,中国大陆籍律师张月姣完全符合入选上诉机构成员的条件,而且其资格已经通过世贸组织“推选委员会”的审核。

除张月姣之外,另外3名候选律师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台湾方面阻挠会议正常进行实际上也阻挡了这3名律师的顺利任命。

同时,因为任命案不通过,很多案件都没办法审理。19日的会议原计划还要讨论美中之间关于出版物市场准入问题以及巴西、加拿大同美国之间关于农业补贴问题的争端,由于台湾方面阻挠,这两项重要内容也无法讨论。

在23日的临时团长会议中,对于台当局对上诉机构法官“公正性”的疑虑及继续阻挡DSB议程的立场,美国、欧盟、中国大陆、日本、加拿大、巴西等30个会员发言反对。美国表示,议程非常急迫,而上诉机构的公正性已经确立,美国对此有信心。

“如果有人企图利用在国际组织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我们坚决反对。”11月20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强调。

犯众怒之后,台湾方面的语气开始有所转变,台湾当局发言人谢志伟11月25日说,只要能确保台湾会受到“公平对待”,台湾就不再阻挡张月姣的任命案。

后果

台湾“外交”走入死角

台湾《工商时报》28日称,台湾的杯葛引起“国际侧目”,向来默默无声的台湾代表团,因而跃上国际版面,有人鼓掌,认为这真是一次免费的“国际宣传”;但可惜的是,见诸于外电报道中的台湾作为,却有麻烦制造者的味道。

台媒表示,近年来陈水扁 http://news.163.com/special/p/00011F1T/people2005chenshuibian.html亲自出征的“元首外交”开展以来,“外交”“最佳男主角”仅见台湾“元首”,看不出中心思想,看不出战略战术,多半以向“友邦”小国撒钱为施惠手段,四处点火,连民进党人都看不下去,痛批高层“把台湾的信用都刷爆”。

“外交”上信用破产的台湾,如今多添一桩轰WTO的杯葛事件,对其他会员的不满反应置之不理,也许是刷爆信用已到债多不愁的地步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