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赵玉中办公室的四面墙壁上挂满了锦旗,由于当事人送的锦旗太多,有的锦旗无法上墙,只好卷起来放在柜子里。
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说,由于法援案件几乎全是“疑难杂症”,时间长证据少,打起来相当吃力。对赵玉中来说,每一面锦旗都记录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残疾人秦正友的法律援助案件至今说起来还让赵玉中心痛。
2001年,秦正友给赵玉中打电话请求援助,他在江苏打工、从楼上摔下致残。
赵玉中找到了秦正友的家。一进门,只见满地都是带有脓血的卫生纸,整个房间就一张用土坯垒起的简易床,失去双腿的秦正友躺在床上,身上长满了溃烂的褥疮,屋内空气让人窒息。秦正友的妻子已离他而去,丢下一个女儿,他俩只能靠年迈的父母种田来养活。
目睹这一切,赵玉中无法平静。由于秦正友工伤事件发生在1997年,当时经调解对方已作了五万多元的一次性赔偿,早已过了上诉期,已成定案。
回到巢湖后,赵玉中自费去了秦正友打工的无锡马山镇,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给马山镇的领导听。秦正友的遭遇以及赵玉中的鼎力相助,深深打动了当地每一位领导。最后,当地政府同意赵玉中提出的有关条件,给了3.2万元的人道主义补偿。
赵玉中说,每每看到贫弱者那一双双的求助目光,我就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们对法律充满期望,我就要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温暖。
二
多年的法律援助工作使赵玉中认识到,社会稳定是大事。法律援助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他接手的群体性案件中,处理时,他都能够从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将案件的办理与维护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地避免了一些闹事和越级上访案件的发生。
巢湖市柴油机厂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名职工的大厂。在企业改制破产期间,因清算安置等问题职工多次上访,堵马路。后来职工派代表找到法援中心,请求给予法律帮助。赵玉中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经过赵玉中一番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多方努力,最终,在柴油机厂破产过程中,工人们的问题得到依法解决,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巢湖市居巢区贾塘社区居委会主任孙恒友说,赵玉中是该社区的义务法律顾问和调解员。贾塘社区地处城郊,城市发展、征地拆迁、邻里纠纷出现不少矛盾,但在赵玉中的正确引导下,问题都能在社区里得到解决。
三
赵玉中曾喝过一顿农民的酒。
那是2003年,无为县某镇农民为了工程补偿款,与当地政府发生了纠纷。第一批农民代表被当地政府做思想工作同意内部化解矛盾。不久,第二批村民代表准备到安徽省政府上访。其中有一位村民代表提议先找一下法律援助中心的“好人”赵玉中咨询咨询。
赵玉中随着代表来到村中,在对整个事件调查了解后,感到有些问题政府现在还没有条件来解决,但眼前农民的利益确实受到侵害,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沿江一带的村民要求补偿的连锁反应。
赵玉中利用他在群众心中的威信,讲清地方财政现状,建议他们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一定要为国家和社会多想一想。他到村民中找老党员、老同志谈心,然后由这些老党员、老同志分别做其他村民工作。工作一直进行到下午一点多,终于使群众消除了与政府的对立情绪。
村民们看着口干舌燥的赵玉中心疼地说,要看得起我们农民,你就留下来吃顿饭。说完,村民们有的下塘摸鱼,有的回家捉鸡,有的到地头摘瓜豆蔬菜,很快摆上一桌热腾腾的饭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却是村民的心意,赵玉中接受了这顿“吃请”。
赵玉中经常告诫自己,做法律援助工作要做到三个不攀比:一是不与社会律师的收入攀比;二是不把受援对象与律师事务所受理案件的当事人攀比,不存在让当事人解决办案经费;三是不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攀比,案件有时效限制,要利用节假日和夜晚调查取证。
赵玉中钟情法律援助心系贫弱的高尚之举,感动着人们。他也经常收到一些单位看大门的、以前所办案件当事人、素不相识的人的“批条”,介绍、要求赵玉中对所托之事“给予办理”,他也被人们的淳朴感动着。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