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日本防灾法律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日期:2007-09-07     作者:林忠    阅读:1,474次

    今年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笼罩着世界各地,接踵而来的飓风、地震和旱涝以及酷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中不能忽视的负面因素。人类要善待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必须从制度上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从今日起,本版将陆续刊发一组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讲述一些国家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制度建设,以资借鉴。

据日本媒体报道,8月29日,日本气象厅决定,将发布台风预报的时间从提前3天改为提前5天,将发布大雨警报的范围从原来全国的373个区域扩大为约1800个区域,即细化到村镇一级单位。为新添具有更高性能的数据处理计算机设备和改进预报系统,气象厅计划在2008财政年度申请约15.33亿日元的预算,其中有关台风预报的部分达到1.14亿日元。这一措施将从2008年开始实施。今后,日本将可提前5天、对台风在6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路径做出预报,从而为各地方政府和居民提早做好防灾减灾的各种准备争取更多的时间。
同日,日本东京都的有关部门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将“日本电梯协会”指定为地方公共机构,要求该协会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要与电力和铁道公司一样,作为公益性事业,承担保证民众安全和运行顺畅的法律责任。

法律完备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有不少台风、洪水、滑坡、大雪和地震等灾害发生,因此,日本多年来在建立和不断完善预防灾害的法律、措施和基本设施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据了解,日本应对灾害的主要法律有:灾害对策基本法、台风受害地区防灾特别措置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置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活火山对策特别措置法、原子能灾害特别措置法及相应的施行规则;在灾害救助和灾后重建方面有:灾害救助法、受灾者生活支援法、严重灾害特别财政援助法、公共土木设施和农林水产设施重建国库补助法、灾民搬迁财政特别措施法等等;此外,在国土综合开发法、建筑基准法、森林法、道路法、港口法、河川法等法律中,也都有灾害对策和预防的详细规定。

深入人心

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和措施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之中。日本的街道、社区到处都有很明显的避难地点指示,规定在灾害发生时,各主要街道要作为紧急通道,不允许其他车辆通行,平常时即便交通比较拥挤,人们也都会自觉地在街头、路口给消防、急救车辆让行,小学生从一入学就要准备好个人防灾防火的物品,首先接受防灾的教育和训练。每年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全国都要进行模拟各种灾害发生时的演习,开展社会全民宣传。
每当台风或大雨来临,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会随时发布比较准确、详尽、细致的预警警报,提醒各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注意。特别是在发生地震时,人们在三五分钟内即可了解到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周边区域的震感强度以及有否海啸危险等信息,如果震级较高,地震区域的民众会立即接到到中小学校的体育馆或社区居民会馆避难的通知或劝告。

反应及时

今年7月16日,新泻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倒塌、损坏房屋五百多栋,数万户居民的水、电、煤气供应断绝。日本政府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等的规定,震后数分钟就成立了内阁特别对策本部,开始全力救助受灾居民。当日下午,当地五六万名受灾民众已经在各个中小学校的体育馆得到安置,400名自卫队员赶到灾区,帮助抢救被压在瓦砾下的人员,并为居民发电、提供饮水、修建临时厕所,甚至还在体育馆安装了空调。这场地震虽然严重,但死亡人数很少,只有不到10人,而且没有因救助不当或不及时出现新的伤亡者。
在地震发生一个月之后,被震塌或震坏住房的居民已经搬进政府修建的临时住宅,按照严重灾害指定法,部分居民在重建住房时还可得到最高300万日元的政府补助。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