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完善“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机制

    日期:2007-06-15     作者:吕轩    阅读:6,293次
   
 
        律师走进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可以使社区民众正确地理解法律、了解律师,化解矛盾,也有利于拓展法律服务空间,使律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上海市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与社区服务研究委员会在这方面有着很深入的思考。日前,记者采访了该研究会副主任岳文辉。
记者:目前,上海地区“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现状如何?
岳文辉:社区呼唤法律服务,群众亟需法律服务。“法律服务进社区”,对于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水平、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理念已经形成。但是目前“法律服务进社区”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法律服进社区工作平台建设还不完善;社区法律服务的管理和规范还不很到位;社区法律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记者;推动上海律师进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应该如何加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岳文辉:不久前,我在市政协与市律协联合举行的“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课题调研座谈会的发言中谈到,为了使律师进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建议在工作体制上将“法律服务进社区”与社区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与普法工作结合起来、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

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落实具体措施:
一是各律师事务所要与定点社区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方式。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向社区居民发放服务联系卡、宣传手册,设置服务指示牌,在律师事务所内开设专门电话,派出律师定时到社区轮流值班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社区法律服务联系。
二是律师事务所要加强为社区提供诉讼法律服务的功能,律师在服务社区的工作中,要积极接受社区居民的委托进行诉讼代理。
三是做好义务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工作。定向服务社区的律师事务所要定期定点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解答社区居民的法律问题;为社区行政管理部门在社区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促进社区依法治理。
四是积极参与社区的法律援助工作。各律师事务所要积极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
五是尽可能发挥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优势。在“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中,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开展既要适应服务对象的客观需要,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业务专长;既要在更广阔的需求范围上拓展业务,又要在发挥专长上有所突破。律师事务所的参与,必须具有鲜明的律师行业特色。
一方面要突出业务核心作用。要发挥律师行业的业务专长,为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类涉法问题提供业务支持,特别是要把各类咨询作为基础工作,要把各类诉讼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使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所带来的便利,使律师成为服务工作中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要突出业务辐射作用,要充分利用律师事务所的各类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法律知识宣传、各种信息咨询、开设服务网站等多种形式,做好“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
六是尽可能整合司法资源。应当认识到“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多支队伍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化活动。
七是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与强化社会责任、树立公益观念、培养职业操守结合起来。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