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律师”———上海八千律师的十张“金色名片”
日期:2007-03-26
作者:高国垒
阅读:4,738次
鲜花、掌声和大红的获奖证书,前天上午青松城百花厅,10位"东方大律师"在全市数百名律师代表面前接受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刘云耕、吴志明等领导向翟建、段祺华、鲍培伦、陶武平、钱丽萍(女)、厉明、徐晓青、江宪、朱树英、游闽键10位律师表示祝贺,并颁发"东方大律师"证书。
桂冠十顶,壮士八千
“金色名片”共同铸造
桂冠十顶,壮士八千。
上海的律师人数已达8400人,去年承办各类案件15万余件。历时8个月的“东方大律师”评选宣传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评选办公室在一个月内就收到社会推荐信8490封,有248位上海专职律师被推荐。经社会推荐和行业推荐,最终38位评委会委员通过无记名投票从30位候选律师中,评出10位“东方大律师”。上海的8000多名律师有了他们共同铸造的10张“金色名片”。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律师是一支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力量。”正如市委副书记刘云耕所指出的,此次评选东方大律师的过程,也是广大上海律师形象和业绩展示的过程。通过评选,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上海律师为和谐社会所作的贡献,无论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法律公正实施还是推动法治建设进程,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他们的付出令人瞩目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律师的天职,利用法律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更有律师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活跃着一批优秀的上海律师。
段祺华就是最早登上这个舞台的律师之一。1993年,他从海外回国创办了第一家留学生组成的律师事务所“段和段”。1994年,一家中国石油公司在英国购入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并委托挪威公司管理,但挪威公司未能帮助平台找到新的作业合同。1999年中国石油公司终止了合同却遭到对方起诉,面临2700万美元的索赔。时值2004年国庆长假,接受中国石油公司委托后,段祺华和他的律师团队都放弃了休息,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忙于准备从不满意条款入手而解除管理合同的相关证据。在苏格兰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仲裁庭审理,中国石油公司取得了仲裁的胜利。
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也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帮助,有众多邻里纠纷等待化解。上海市律师协会所属180家律师事务所先后与90多个街道、30多个乡镇签订"法律进社区"服务协议,许多律师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为普通百姓提供法律服务。
身为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的徐晓青就把大量时间无偿奉献出来,免费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为社区干部开法律讲座,化解社区矛盾。
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他们的作用不可或缺
尽管律师服务大多是收费的,但他们与拿工资的法官、检察官一起构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没有律师或者律师作用得不到发挥,“法治”两字便难免黯淡。
保障法律公正实施,上海的大律师不能缺席。
1998年,为涉嫌职务侵占的吴某辩护并以宣告无罪告终;1999年,为涉嫌巨额诈骗被判无期徒刑的李某辩护并以开释告终;2002年,为费某申诉终获免予刑事处分;2004年,为涉嫌票据诈骗的庄某辩护以检察院撤诉告终———以刑事辩护著称的翟建律师时常让公诉机关头疼,但他对自己的定位则是“为国家法律守门”。
虽然事实上多数刑事案件作了有罪判决,但律师的存在是制度设计的必须。翟建说:“每当看到带着手铐的当事人在宣判后自由地走出法庭,我就会被震撼和感动,同时对刑事律师存在的重要性充满信心。”
陶武平、鲍培伦……沪上出色的刑事辩护律师大有人在。为了保障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权,律师协会专门开展了调研,积极推动执业环境的改善。
推动法治进程
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律师是埋头办案的“法律工匠”,立法是法学家考虑的事情,这种观点早已被上海律师用实践打破。上海的大律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政议政、推动立法,并用自己的作为突破了律师与法学家的界限。
上海目前有104名律师担任市、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有的律师还担任了市政协常委。四年来,他们提出了270余件关系国计民生及上海发展的议案和提案,钱丽萍、厉明等市人大代表每年更是议案大户。上海的法治进程,律师在见证,更在参与,在推动。
一个经常到各地法院讲课的人应该是知名法学教授,但许多房产庭法官熟悉的一位“老师”却是上海的律师———朱树英。作为房产专业律师,朱树英参与了《合同法》的修改,参与了《建筑法》修改起草,撰写了大量专业性很强的论文。他的实践和研究不仅为房产律师提供了经验,也为立法贡献了智慧,给许多法官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