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立法,官员财产申报何时立法?
日期:2008-03-21
作者:许远国
阅读:1,185次
中国人大新闻网 http://npc.people.com.cn/GB/index.html今日头条刊登一则消息称:保护举报人呼唤立法,该消息说,2008年1月4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裴洪泉在广东江门被法官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把这位曾经头上有许多光环的法官推上被告席的,正是群众的举报。
今年2月23日,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举报工作会议在深圳举行。资料显示:2003年至今的5年时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103.5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这则消息还以小标题说明,举报者是有“时代良心”的英雄“方式日趋人性化”,“可选择自己信任的检察官接访”。
看了这则消息,不免激起小老百姓的联想,因此想,这次两会,关于反腐败的议题基本没有, 温家宝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105667/105726/index.html在答记者问中,人们也没有听到提到腐败的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这样认为,现在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成就,腐败分子因为有了预防腐败局,有了国际反腐败公约,有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有了做官就清清白地做官,他们就收下贪腐之心,对反腐败的喊声就闻风丧胆了呢?想必有这个因素在里面,我们也当然希望腐败分子天天见着财物两手发抖,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但是我见这篇文章在谈到人性化对待举报者,不禁就笑了,笑后就看到这样的文字发呆了:2008年春节前夕,一名举报人走进了深圳市检察院的“举报中心”。面对检察官,举报人显得很犹豫、手连连发抖,“会不会有人知道我来举报?”看到举报人的紧张情绪,检察官在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建议举报人“网上举报”。接待举报的人说,许多举报人因“担心打击报复”,而放弃举报,这不仅导致反腐线索的流失,更让社会产生了道德挫败感。善待时代良心就是要保护时代良心。我不知道善待举报者是什么意思,举报者如果须要善待的话,是不是以前有恶待了?比如说,对举报人要人性化对待的问题,那么原来是不是有非人性化对待的问题了?所以见到人性化到处滥用,就觉得好生奇怪了,可见举报也只是个形式了,举报人之所以举报,怕是被逼得没法活下去才走这条路了。
消息还说, 河北 http://npc.people.com.cn/GB/25010/index.html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落马”后,举报人郭光允仍然受到死亡威胁;李文娟实名举报,等来的却是两次辞退;因举报 辽宁 http://npc.people.com.cn/GB/25013/index.html省抚顺市原市委书记周银校,于瑾从被网上通缉到2年有期徒刑,从一个富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到一无所有;因举报县领导违法问题的 四川 http://npc.people.com.cn/GB/25033/index.html省武胜县工商局党组书记龚远明左脚脚筋被砍断……,这还没有提到海南省孟克非因举报腐败案件,儿子被人雇佣歹徒杀害的事件。而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从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不足500件,上升到现在的每年1200多件。这说明了什么?这不是因为把人逼得无路可走,最后没办法举报又惨遭报复,横竖是个死的死伤的伤么?就没看到现在的强行拆迁,野蛮拆迁,里头有 政府 http://gov.people.com.cn/GB/index.html官员雇佣黑社会当打手,一旦举报什么案件,传到被举报人耳朵里,也会遭到暗算的问题么?善待举报人是什么意思?人性化对待举报人又是什么意思?
由此,本小老百姓就想到,因此对举报立法,觉得这还不是个捷径,最便利的一条路是官员财产申报,这次两会召开前,百姓议论最多,网民要求最多的并非物价问题,而是建议制定官员财产申报法,对县以上官员财产实行申报,有退下来的高官也联名提议,为什么这么高的群众呼声,这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不加以研究,放到一边置之不理,还谈什么反腐败?还谈什么加大力度,还谈什么让腐败分子倾家荡产,身败名裂,后悔莫及?所以,觉得设立举报法,有点舍近求远这嫌疑,而且有点把一些百姓往火坑里推的味道,如果真的将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还是先立下官员财产申报法来试一试效果如何好不好?想必这个法一立,官员财产的多少意会是一条最无法消失的线索,用这条线索去反腐败,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