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起,北京市工商局正式实施网店新规,北京的营利性网店必须先取得营业执照方可经营。随着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网店新规将全国推广”的表态及浙江查处首个无照经营淘宝店事件,网店新规引发激烈争议。
网友热议:网店登记使维权“有门”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网友的争议焦点在于网店的诚信。不少网友认为,目前网购的诚信度主要参照商家信用记录,但一些网店采用作弊手段,其虚假的信用记录并不可信,实名登记并办理营业执照后,如果因质量等问题发生纠纷,工商部门可追溯到明确的责任人,消费者就不会再维权无门了。
然而,也有网友表示,网店新规实施后,网店的运作成本将提高,商品价格也会相应上涨,可能会影响部门网友的网购积极性。
律师交锋:“势在必行”还是“操之过急”?
在8月1日下午的研讨会上,一些律师认为现阶段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网店新规未免操之过急,反倒可能扼杀新生事物或阻碍其成长。
但支持网店实名制的上海律师不在少数。北京广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刘春泉律师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对在线交易进行监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施网店实名制是为推动电子商务行业规范,逐步建立诚信机制。
据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蔡峰华律师介绍,我国2007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7000亿元,其中纠纷最多的C2C市场交易额达1000亿元。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代表称,2007年底淘宝用户数已超5300万,交易总额突破433亿元,而易趣用户4200万,去年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的日益频繁,各种争议也不断涌现,成为国内外新型法律争议。
蔡峰华律师认为,北京工商部门介入推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和实施,有利于明确网购的民事责任主体,让消费者不再吃“闷亏”。
何去何从:沪拟组织专家深入探讨
尽管网店实名制迈出了解决网购诚信问题的重要一步,今后有可能在全国范围推广,但上海的律师们针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国内两大C2C服务提供商淘宝和易趣的不少网店是开在海外的,在解决具体纠纷时,因特网的全球性可能导致地方性法规没有用武之地。此外也有律师提出,网店新规现已实施,但北京的网店不主动登记怎么办?新规实施前已运营很久的网店均未注册登记,工商部门如何监管?有何具体的处罚措施?
刘春泉律师表示,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上海法律界人士将与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市仲裁委、社科院专家等进一步探讨,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