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律师”帮讨高额赔偿
日期:2007-06-14
作者:李琨 赵法文 雷冬丽
阅读:1,454次
一来胶州打工的农民工因操作失误造成工伤,住院治疗后花费了数万元。因为数额较高,用人单位试图推卸责任,不愿出钱为其治疗,在胶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无偿帮助下,这位农民工近日已经拿回7万元的大额工伤赔偿款。据了解,这也是通过无偿的法律援助,该中心为弱势群体讨回的罕见的大额工伤赔偿款。
2005年,莒南县农民朱某随老乡来胶州市一建筑工地打工。2006年2月,因操作失误,一建筑横梁突然断裂,朱某摔伤了腰部,被送入青岛市401医院住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用人单位和包工头互相推诿,不愿再掏钱给朱某治疗了。
无奈之下,朱某的家人来到胶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该援助中心在胶州市建筑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朱某的医疗费用问题。随后,承办该案的律师代理朱某向胶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了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下来后,用人单位找到承办律师辩解:朱某的伤是因为他违章操作所致,他的违章操作给公司造成了上万元的损失,如果要打官司的话,他还要倒赔公司钱。公司不怕打官司,考虑到朱某的家庭情况,公司愿意拿出3万元进行补偿了结此事。承办律师当即表示:工伤赔偿是无过错责任,无论劳动者是否有过错,用人单位都须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遂向胶州市政府提出申请行政复议,试图推翻工伤认定。由于承办律师提交的证据确凿,胶州市政府法制部门作出了维持劳动部门工伤认定的决定。与此同时,朱某的劳动能力障碍鉴定结果也出来了,其障碍程度达七级。
经过援助中心的多次奔波联系,朱某和用人单位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用人单位除承担朱某的全部医疗费用外,一次性补偿他人民币达7万元。该案5月27日最终圆满解决,近日,朱某已经将赔偿款拿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