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法治理念 构建和谐静安
日期:2008-01-29
作者:律工科
阅读:2,618次
---我区召开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推进会
12月12日,我区召开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推进会。副区长徐孙庆,市律协会长吕红兵,区司法局党委书记郭水其、局长王安,五个街道领导及签约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区司法局党委书记郭水其主持。
王安局长简要回顾了过去五年法律服务进社区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了新阶段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有关设想。他在报告着重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社区法律服务覆盖面,进一步丰富社区法律服务内涵,进一步完善社区法律服务长效机制几方面的内容,通过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一系列工作,真正做到居民与单位“法律咨询不出门、纠纷调解不出社区、专业法律服务不出街道”,使社区服务律师能安心地进得去、站得住、呆得久、做得好。
静安律师代表团秦文莉律师全面总结了代表团在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中的作用。南京西路街道、石门二路街道、签约律师事务所代表进行大会交流发言。
市律协会长吕红兵在讲话中对律师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全面总结。要从关注民主、提升律师社会形象、拓展法律服务市场的角度来提高法律服务进社区的认识。新的《律师法》出台,特别提到律师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明确了律师的社会地位,律师的职业是光荣的、崇高的。法律服务进社区为律师发挥好专业优势,服务和谐社会、服务民主,树立律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拓展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二是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律师事务所与街道签约的关键是履约,律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勤勉尽责,建立服务的团队,让社区居民能找得到、叫得应。作为律师协会要发挥好导向作用,要把律师为基层服务、为构建和谐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创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在法律服务进社区中,倡导“律师奉献一点、政府补贴一点、协会关心一点”,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律师协会要全面总结律师进社区的经验。
徐孙庆副区长作重要讲话。他说,静安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律师的社会责任、律师党建、律师规范化建设等工作都对律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法律服务进社区是律师尽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从静安来讲,目前律师事务所超过100家,执业律师近1000人,在静安形成了一定的辐射聚集效应。法律服务虽然是高端产业,但绝不能忽视基层法律服务这个市场,法律服务的内涵要作区分,基层法律服务是律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要全力以赴支持律师业的发展,寓发展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壮大发展;在政策上放一块、在公益服务上补一块,让法律服务进社区的律师感到这条路越走越宽,永不回头,无怨无悔。法律服务进社区是打造国际静安的客观需要,也是基层群众所期盼、所希望的一件好事。区司法局要搭好平台,引导好律师进社区工作,鼓励双方建立互赢互利机制,确保这项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让法律服务进社区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会上,五个街道与25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法律服务进社区”互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