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斜塔”该由谁担责

    日期:2007-04-22     作者:陈晨    阅读:3,119次
    在朱树英 律师办理过的案件中,“斜塔”案是比较出名的一例。
    1993年,上海某开发集团公司与某进出口公司签订了《集资建设某综合业务楼》的合同,双方约定由开发集团出地、进出口公司出资,联合建造一幢综合业务楼。
    1995年11月,大楼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现象,甚至“歪”到电梯也无法安装,自1996年6月停工后一直无法通过竣工验收。此后,开发集团与进出口公司开始了近十年的漫长协调工作,但始终没有结果。
    2004年3月,进出口公司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开发集团,要求开发集团返还其对该大楼的所有投资款项,约计人民币1.25亿元。
    开发集团收到诉状后,委托朱树英 律师代理此案。
    经过对案情认真、全面的分析,朱 律师认为:开发集团作为联建的一方当事人也是系争纠纷的受损失者,其诉讼地位不应是被告而应是原告;同时,若希望通过诉讼查明案件事实,解决系争纠纷,必须将参与大楼建设的多方当事人集中在一个案件中。
    开发集团接受了朱 律师的建议,于2004年6月以建设工程质量纠纷为案由,向法院起诉系争工程的合作方——进出口公司、施工方——某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下称施工单位)、设计方——上海某建筑设计公司,追究上述三方多因一果的共同侵权责任,要求承担开发集团的经济损失。同时,朱 律师向市二中院提出司法鉴定申请,要求确定系争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份额。
    朱 律师提出,该案的真正诉讼目的是通过新的诉讼明晰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大小(经权威机构认定,勘察单位对大楼质量问题不存有过错),并以此确定巨额经济损失的最终承担者。
    朱 律师于中院立案的同时,向市高院提出中止高院案件审理的申请。三个月后,高院裁定“由于中院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中止高院案件审理。至此,开发集团成功地由被动诉请承担1.25亿元巨额损失的被告,变为主动诉请近2000万元经济损失的原告,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处理该巨额争议的主动权。
    经过长达近两年的审理,法院于2006年认定系争大楼质量纠纷的最终承担者应为施工单位,判令由施工单位向开发集团赔偿1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2006年4月,开发集团与进出口公司达成双方均满意的和解方案。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