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律协动态

律协动态

深圳中级法院审结首例律师间诉讼案

    日期:2001-07-26     作者:市律协宣传部    阅读:4,647次
日前,深圳市首例律师间诉讼案在市中级法院终审落幕。

据了解,深圳某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是这场“律师官司”的原告,他诉称在1999年11月,被告刘律师怂恿深圳宝安区的几家公司起诉他,引出一场委托人状告自己的律师的官司(李某原为宝安这几家公司的代理律师)。李某接到诉状后应诉,但被告四处散布言论,扬言除诉讼外,还要争取大众传媒的支持,被告找到传媒记者,要求将他的观点见报。2000年1月,两家报纸对委托人状告自己律师的官司进行了报道。同时,被告还将其在法庭上的《代理词》向传媒记者散发,将原告行为虚构成诈骗,诋毁同行,热衷于向大众传媒发表其虚构、捏造的不负责任的言论,肆意损毁原告名誉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因此,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在广州、深圳两地的报纸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同时赔偿原告名誉权损失30万元。

法院审理查明后认为,被告律师向记者提供其“代理词”的行为本身,并不足以使原告的社会评价受到贬损。几家报社的报道,只是客观地介绍了诉讼当事人的一些观点,属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在法院作出生效判决之前,一个正常人不应当也不会认为当事人在诉讼中所言即为事实。因此,媒体的报道也没有损害原告的名誉,因而被告向记者提供“代理词”的行为没有产生损害后果,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被告还向记者之外的人散发其“代理词”或实施了其他有损原告名誉的行为。

随后,福田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律师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不服判决,上诉到市中级法院。日前,市中院开庭审理此案,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