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申城多家律师事务所遭遇“套现”骗局

    日期:2006-06-20     作者:葛志浩    阅读:2,574次

    一尊“金”佛、一只“金”元宝、数枚铜币,加上一张文绉绉的文言文遗嘱,日前,数个自称“民工”的男子布下了一个“慈善骗局”实施诈骗,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些人竟将施骗对象指向了沪上的律师
    “师傅,能帮我们讨回公道吗?”日前的一个下午,位于本市延安路附近的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忽然被两个操江西口音的男子推开,他们见到了负责接待工作的齐律师
    两人向律师叹“苦经”道,他们原是本市一处工地的务工者,从家乡来沪打工已有一段时日。在几个月前的一天,两人在拆迁工地上作业时,突然发现地里有异物。一阵挖掘后,竟发现是一些纸钱、铜币、“金佛”和“金元宝”,一旁还有一份遗嘱。
    两个“民工”说,按照遗嘱所称,眼下这些财物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埋藏者“因战乱,黄金元宝金菩佛不便携带,藏于祖房正栋东侧墙”,此外,遗嘱还写着:“愿上天保佑有生之年重归故里,宝物依存,大儿二儿小儿三三四分,不得争执,若有缘者得之,代为善事,筑路修桥济穷等,以泽万代”。因此,他们便想做件好事,将这些财物捐给慈善机构。不料,工地“工头”发觉了此事,并要求两人将财物交出,两人不从,“工头”便克扣他们工资至今,数额已达数万元。
    “我们一来想请您帮我们要回工钱,另一方面也希望您能帮忙把这些东西转交给慈善机构,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一番诉苦之后,两个“民工”开始转入“正题”。随后,两人借故离开,回来时还真带来了“金佛”、“金元宝”以及铜币等物。他们提出,希望律师能先按照这些财物的价值给他们几万元“抵押款”,好让两人放心离去。就在此时,刚才听了一番离奇“挖宝故事”的齐律师发觉此中有异,于是一边托辞劝两个“民工”下次再来,一边向律师协会反映此事。
    “我们接到这家律师事务所的举报前已有好几家律师事务所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经检验,所谓的‘金佛’、‘金元宝’等物根本不是什么宝贝,而那张文言文遗嘱也是两人编造出来的,这完全是一场骗局!”市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也有个别律师出于同情未加多思索而上当受骗,交给了对方4万元左右现金,而此后便再没有诈骗者的音信。
    “这一骗局,与去年出现在外省市的‘遗嘱诈骗案’手段简直一模一样。事实证明,为了防止‘露馅’,那两名处境‘可怜’的‘民工’再也没有回到齐律师处。”据悉,市律师协会已于日前发布一则提示,提醒本市律师注意这一骗局。
    
    外省市遗嘱诈骗案屡现
    
    今年1月,无业人员朱某、钟某、杨某假冒民工找律师打官司,再用假遗嘱、假金元宝、假金佛诈骗。
    3人先凑了200元钱买了假金佛、假金元宝、仿古硬币和纸币,并伪造一份假遗嘱。然后找到一律师事务所,以老板拖欠工资为由约得律师。当律师要检验“金佛”和“金元宝”时,朱某用外形相似的真金元宝换下假金元宝,通过了专家鉴定。不过,正当该律师决定以4万元买下这些“贵重物品”时,其好友识破骗局并及时报案。
    2004年4月,福州市仙游地区一家企业的老总叶某接到电话,一陌生男子声称在拆古宅时,挖出几十件“金元宝”、“金佛”等。听说叶某是个德高望重的企业家,见多识广,所以请求帮忙鉴定。事后,该男子利用叶某贪财的心理,“不情愿”地将“金佛”、“金元宝”等物以6万元低价转让出来。殊不知,叶某所得到的古董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