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司法考试预计35万人报考 竞争更激烈
日期:2008-07-03
作者:许海玉
阅读:1,864次
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目前正处于2008年度考试报名的最后阶段。考试定于9月20日、21日在全国统一举行。据了解,今年司法考试的时间、考试科目、试题题型与分值等方面都没有大的变化。但司法部日前公布的考试相关公告称,除扩大放宽学历条件地区范围外,首次允许台湾居民报名参考,且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
记者从司法部国家考试司了解到,目前报名还在进行之中,预计今年将有35万人报考。司法部国家考试司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台湾居民需在7月4日后到现场报名,因此现在还没有相应的数字统计,但已有不少台湾居民向国家司法考试在线学员接待中心咨询相关事项。
据了解,要进入公、检、法等部门的正式编制或从事律师工作,司法考试资格证是必备的。以往应届毕业生通过考公务员进入公、检、法部门后,单位要求他们在两到三年内拿到司法考试资格证,而进入律师事务所的应届毕业生因没有职业资格证,只能做律师助手,并在工作同时投入很大精力报考司法考试。今年大三学生可参加司法考试的新政策,对学生与用人单位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但专家同时表示,在校大学生与台湾居民的加入,势必导致司考竞争更加激烈。相比大三学生,在职考生学习时间有限,且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他们的优势则在于,实际工作中接触的法条使他们应对相关问题更得心应手,参加司考的经验使他们更了解考试规律。
通过司法考试后职业前景
职业前景
法律相关专业“敲门砖”
●吴朝华,京恒德律师事务所律师
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人士的就业方向:一是传统的法律职业。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这四个岗位要求必须有法律职业资格证,通过司法考试对于参加这些单位的公务员考试也很有帮助。二是非传统法律职业,但必须有法律知识,如纪委、监察部门、人大、司法局、企业中的法律顾问,这些行业并不严格要求有资格证,但同等条件下有资格证会更有优势。
法律顾问需复合型人才
●郝健,智联招聘职位顾问
从我们的招聘职位看,需要法律职业资格证的职位主要是企业法律顾问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法律顾问职位要求中,50%的企业要求从业者具备法律职业资格证,但同时,几乎所有企业都要求从业者是法律专业,且有两、三年以上本行业工作经验。可见,法律职业资格证并不作为法律顾问的必备条件,经验同样重要,从事法律顾问工作要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律师事务所中行政、助理等工作不需要法律职业资格证,但要成为律师,职业资格证是必备的。如果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参加司法考试价值并不大。
相关链接
报名: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通过网上报名后,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所在院校出具的证明(格式证明可在司法部网站下载)在学校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报名。
法律执业资格申请:在2009年7月31日前,司法考试成绩合格者可持考试合格成绩通知书和毕业证书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申领法律执业资格证书。
推荐教材: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用书》、北京大学《2008年司法考试重点难点疑点精解丛书》,万国法律研究中心《司法考试专题讲座》、中法网《名师辅导课堂笔记》。(购买教材需要到当地的法律专业书店,新华书店等一般的书店书目不全)。
“三考”压身 100天主攻司考
作为法律职业的必过的一个门槛,号称“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今年首次向大三学生敞开大门,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司长丁露此前曾向媒体表示,此项政策的实施将与司法机关招录应届毕业生的现行用人制度相衔接,将有利于法律院校优秀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多优先选择法律职业。
记者从各高校了解到,由于刚得到消息,一些学生还在考研、考公务员和司法考试之间徘徊。但很多学生持“先报名再说”的想法,政法大学、中国民族大学法学院预计将有80%的学生报名考试。这些学生惟有综合分析自己的特点,围绕既定目标,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在“临时抱佛脚“中获胜。
状态调查
1、考公务员与司考如何兼得?
同学里不考研的90%都报了司法考试,其中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很多。实际上从确定可以报名到考试当天,只有约100天时间,要复习的内容非常多。
而我司法考试过后,还准备考公务员,因为通过司法考试后,公务员可报的方向更多了,可以选择公、检、法部门,而且面试也会更有优势。
--彭展峰,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大三学生
2、考研考托考雅思与司考冲突?
很多同学以前准备考研,听到这个消息决定先考司法考试。但现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和实习时间有冲突,学校安排大三学生从今年4月实习,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写鉴定书才能修到实习学分。如果准备司法考试必然要占用实习时间。
--李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
3、是否要报暑期司考辅导班
我本想报一个司考辅导班,跟着老师和其他人一起学,氛围会好一些。但辅导班学费不是小数目,我对自己和辅导班都没有信心,怕花了钱没能通过。而且期末考试压力也很大,担心再分心会“挂科”。
--肖居,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
优劣势评估
优
首先法律基础知识相对完备;第二是时间上的优势,相对职场人士,大三学生更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第三,年轻,记忆力和体力更好。
劣
平时学习主要关注理论,而司法考试主要考核法条,要用更多时间来理解法条,通过多做题提高应试技能。
(杨长庚,万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围绕既定目标不要分心
●曾老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辅导员 校方答疑
目前,考生要面临三个大考试,一是司法考试,二是研究生考试,三是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在9月20日进行,公务员考试在11月底12月初,研究生考试在12月底1月初进行。三个考试在时间上能错开,但因为投入复习时间都比较长,需要有主攻方向。
但对于准备考研或考托福、雅思的学生来说则有一点分心,我建议即使报了司考,还是围绕既定目标去做。
对于既想参加司考,又准备考研的学生,建议准备司考时,不要扔掉外语。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专业课上有基础,而且研究生专业课考试与司法考试有相通之处,考研难度不会大。
同时要依据研究生所要报考的学校情况来做决定,因为各校考研题目差别很大,有的学校是司法考试化题目,有的则不同。北大、清华,研究生考试大部分是论述题,需要学生大量去看论文和专著,与司法考试的准备方法差别很大。
提醒:学生要认识到,并不是考过司法考试就能把就业问题解决了。
好一些的律师事务所不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还要有研究生学历,外语也要过硬。有的同学对司考的期望值很高,它能对就业有多大作用,还要看明年具体情况。
对于已决定考研的学生,考上研之后再参加司考也是不错选择。
研究大纲“走捷径”
校方答疑
大三学生之前还不了解司法考试,所以要走捷径:用10天的时间弄清司法考试考什么,剩下两个月来研究怎么考。一定要研究大纲,看名师辅导书、多年以来报纸上和网站应考者的考试经验。同时要做真题,分析历年的考题会考到哪些知识点,怎么考,把每个知识点、每个理论都看作一道考题,将每个考点破译出来。选择一套好的复习资料去印证,再选择一套好的法律法规。
很多学生心理准备还不太充分,到底要不要报名?试一下还是明年再说?对于法本生来说,如果将来要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司法考试是必须要过的,因此不妨全力以赴,有信心有勇气,心态摆正是成功的基础。
此外,网络培训也是较好的选择。选择辅导资料需要自己到市场上去比较,因为同样是大三考生,自身的情况也相差很多。
按命题规律复习
复习计划
首先,清楚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考试重点。可从网上看一些分析类文章,找往年试题来做。
其次,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劣势。
第三,根据优势和不足制定学习计划,分阶段学习。从6月底到8月初是第一阶段,进行全面复习。8月上半个月的时间为第二阶段,要重点复习,8月中旬到8月底为第三阶段,做模考试题查漏补缺。9月初到考前半个月的时间为第四阶段,考前冲刺,再重新牢记考点。
第四,买合适的辅导书,选择培训班。
第五,寻找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初期要将重点放在《民法》、《刑法》、《行政法》上,因为这些科目考的理论较深,花的时间更长,但掌握之后不容易忘记。考前一个月将重点放在《民诉》《刑诉》《商法》、《经济法》、《国际法》上,这些科目不是很难,容易学,但量很大,主要靠背诵,适合后期看。
第六,注意劳逸结合。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将14个科目的重点都掌握,复习量非常大,对体力也是考验。一般学生起初很积极,但到8月底9月初会感觉身心疲惫,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建议每周用一定时间放松。
第七,复习后期注意心态调整。实际上司法考试各个科目60分就可通过,复习后期考生往往看到的是自己没有掌握的部分,会产生绝望情绪。可通过与考过的人及老师咨询缓解压力。(杨长庚)
在第三个“8小时”锁定真题 “真羡慕现在的大三学生,如果我在校时也有这样的机会就好了,毕竟学校的环境更适于学习。”刚刚从律师事务所辞职,专心备战司法考试的王舒对记者表示。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司法考试是一个必过的门槛,类似王舒这样的在职考生不在少数。而在工作和考试发生矛盾时,一些在职考生往往会选择辞职以求更高的“胜算”。但在职考生的复习时间有限,容易受其他事情的干扰。
据万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杨长庚分析称,允许大三学生报考意在缓解高校法律专业就业问题,今年司考通过率依旧将保持在20%左右,报考人数预计在35万。虽然大三学生可以报考,但在职考生仍应调整心态,积极应考。
“在校生复习时间充分,在职考生压力更大了。”很多边上班边复习司考的考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倍感压力,他们认为,大三学生加入到司考大军对在职考生很不利。
记者了解到,在职考生复习难,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复习更难,一方面是司考内容非常多,仅十几个部门法的辅导书和法条就有一大堆,而且这几年有很多新法律法规和法律解释出台,比如《物权法》、《劳动合同法》、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等,大学学过的一些课程已过时,许多要重新学习。在职考生最头疼的是,没有实际接触过法律实务,对做题感觉生疏,而法院律所的同学因为天天接触法律实务,新法律法规也能及时被用到,复习考试相对轻松。此外,上班族工作辛苦,下了班或者周末还要让自己在法律书籍中静心复习,并且要摆脱休息时间的很多诱惑。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经济法教授隋彭生认为,在职考生距离考试只有不到三个月,很难按部就班地学习。现阶段做真题和有效的个性化复习方法更重要。
备考建议
氛围激发学习潜能
●韩友谊,北京大学刑法学专业博士
在职人员可能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有效利用时间。
其实,在一个有学习环境和气氛的地方最容易恢复人的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潜能。比如国家图书馆自习室,或北大、清华某一个学生学习刻苦的自习室,可能是激发潜能最好的地方,这时,周末两天的复习能赶上别人一个星期的学习内容。毕竟知识量的增加是有限的,关键是有效利用时间。
法条复习是关键
●隋彭生,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经济法教授
在职人员知识掌握全面,从面上说已基本达到大纲要求。但要注意法条复习是否到位,有些人每次只差三五分,原因就在于此。
现阶段建议在职考生,每天做3小时真题和模拟题,2004年以后的真题要反复做。但要注意有些真题已不适用,比如公检法只能参考2007年的试题。
“目录学习法”也很有效,即考前反复看目录,想象目录下面的内容。复习方法实际上是思维方法,要有宏观性、联系性。
根据效率制定复习计划
备考心态
●杜岚,29岁,某证券公司职员,正准备司法考试
建议上班族复习结合自己的看书速度(如量化到一小时看多少页),根据自己的效率定出详细的复习进度,规定在哪一段时间(如7月底)把书看完并且一定要坚持做到,有句话说“上帝给了人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人的差别就是在第三个8小时里体现出来的”,所以利用好第三个8小时是关键。对于基础不好的上班族,最好能报个辅导班,虽然花费高一些,但对于通过考试能有一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