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律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
日期:2007-10-12
作者:党文俊 程茂娣
阅读:5,006次
“引进具有规模化水平的一流律师事务所,打造法律专业服务高地,形成以此引领带动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态势。”这是今年年初静安区第八次党代会对静安律师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
在静安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2007上半年静安律师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办案数量较快增加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静安区引进、新建律师事务所6家,全区律师事务所总数近百家;全区拥有执业律师877名,占上海律师总数的十分之一;博士律师、硕士律师占全区律师总数的28%,本科以上学历律师占91%;按常驻人口34万(2006年底统计数据)计算,静安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26名(世界上律师制度最发达的美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11名)……
静安区律师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静安律师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专业化+规模化成“双引擎”
方达所、陈明所、瑞银添惠所、北京高朋上海分所、东方世纪所、睿道所……今年上半年,在静安区区属律师事务所的花名册上,又多了6个新名字,这其中不乏上海滩的知名律所。与此同时,一批律师事务所也有意“扎根静安”。
“上半年,我们已圆满完成区政府要求的2007年建立‘3家由知名律师领衔的、高成长性的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目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年底我区区属律师事务所达到100家已成定局。”静安区司法局副局长姚平兴奋地告诉笔者。
静安百所,百花齐放。目前,该区律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金融、保险、房产等经济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2007年上半年,静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1600余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100件;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2500余次,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扮演着现代服务业排头兵的角色。
成立仅一年多的得勤所上半年业务收入已达800余万,博爱星所上半年达460万元,两家所都比去年同期有了超过100%的增长;有9家律师事务所增长幅度15%以上……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静安律师的业务创收不断创出新高,区属律师事务所创收2.6亿元,加上纳税在静安区的8家非区属律师事务所,30家港澳台及外资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仅上半年,静安律师业税收贡献总额达7867万元。
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之路成为近年来静安律师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规模化方面,以博京所、张高所、欧博所为代表的“知名律师领衔、高成长型”的新建律师事务所正在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以捷华所成功兼并严谨所为代表的律师并购,也为静安律师的发展增加了“1+1>2”的强劲推动力。
在专业化方面,在静安,涌现了一大批在专业领域已处于全市乃至全国的领先水平的律师事务所。方达所的国际投融资、海外包装上市业务、汇理所的外商投资、银行、公司业务、得勤所的房地产、网络业务、权亚智博所的企业并购、IT业务、百悦所的外商投资、税务业务、沪家所的婚姻家庭业务、朱妙春所的著作权业务、天闻所的音像版权业务、远景所的信托业务、海问所的国际仲裁、证券业务,各具特色、各领风骚。
政府搭台律师唱戏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静安律师业发展的轨迹正沿袭着这条“司法局搭台、事务所唱戏”的成功之路。
为扩大静安区律师事务所在全国的影响力,帮助静安律师开拓长江三角洲法律业务的阵地,今年7月下旬,静安区司法局受浙江省诸暨市司法局、浙江永大律师事务所的邀请,由副局长姚平率队赴浙江永大律师事务所进行交流和考察。
浙江省诸暨市,是“静安律师走向长三角”的第五站,此前,静安区司法局分别与南京、无锡、苏州和嘉兴等地在“长三角地区的法律服务一体化”上达成了合作意向,静安区的多家律师事务所已经采用多种形式与外地律师事务所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召开高层次的专业研讨会,是静安区司法局为全区律师搭建的第二个舞台。今年上半年,他们与静安区知识产权局、静安区外经委联合主办了“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静安律师在论坛上全面介绍我国对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充分展示了他们建设“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静安的专业素质,赢得了与会外资企业的认可。
今年6月,投融资律师座谈会在静安区司法局召开,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静安区司法局成功地帮助律师事务所成立银行业务团队,为银行不良资产提供整体法律服务,促进律师业务实现新的拓展。
“邀请外资所首席代表、资深律师参加我们举办的论坛和研讨会”、“鼓励我区律师事务所在条件成熟时积极与外国律师事务所加强合作,以促进我区律师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利用静安区拥有多家国外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的“区域优势”,促进中外律师之间业务交流与合作,努力建立与国外律师机构的协作关系,这是静安区司法局搭建的第三个舞台。
姚平指出:“国外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的数量的不断增加,客观上的确会加剧对本土的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但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通过合作求发展,也可以成为本土律师发展的成功之道。”
“护航”静安区域经济发展
在静安,跨国公司“抱团”入驻,促使现代服务业的上下游企业在楼宇间融合,进一步放大集聚效应。针对律师交往涉及社会各阶层、各个领域,其客户遍及全国和世界,其中不乏有国际五百强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的特点,静安区司法局别出心裁地将促进律师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姚平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律师法律服务具有涵盖面广、参与性强、信息量大、接触对象多的特点,挖掘他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量,拓展静安区招商引资的途径。这是在更深的层面上开拓律师的中介功能。
静安区司法局的这一构想,已经在静安部分招商引资的项目上成为了现实:权亚智博所成功为静安区引进了该所的法律顾问单位“远流贸易公司”——一家从事酒类业务的法国企业;得勤所通过自己参与的商务谈判,为静安区北京西路1013地块、江宁路78地块引进资金项目方面做出了贡献。姚平信心十足地表示,随着静安律师业务领域的拓展、服务层次的提升,在法律服务中发挥招商引资中介功能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区位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事务所欲来静安发展。珍禽择良木而居。姚平把静安对律师、律师事务所的魅力,归功于区委、区政府对静安的正确定位。
姚平指出,近年来,静安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方向,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并提出逐步建立产业服务、专业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服务体系,这为法律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静安区法律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的有力保障。
“以世界级城市标志性的发展水平为目标,按照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来打造国际静安。”静安区区委书记龚德庆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静安区新一轮发展中,将以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作为打造“国际静安”的引擎,到“十一五”末,静安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达到90%以上,而法律服务业是其中的核心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