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人李国福之死可谓疑点重重,莫说是法医专家,就连普通读者都能指出一二。上吊死的人怎么会紧闭着嘴巴?其锁骨附近、后颈部和背部有大片青紫是怎么来的?
怀疑归怀疑,李国福究竟因何而死尚需权威部门的调查结论。尽管案件水落石出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举报人李国福之死却牵扯出一个沉重的话题——如何保护举报人,让正义不再流泪。
就在李国福蹊跷死亡的消息被披露的第二天,湖南省郴州市原纪委书记曾锦春涉嫌受贿案,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郴州巨贪曾锦春曾10万元悬赏举报者黄元勋人头。之前,武胜工商局书记因举报被砍断脚筋,河北郭光允因举报遭受迫害,辽宁鞍山市国税干部李文娟因举报当地国税局被辞退并劳动教养……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举报人保护问题。
李国福蹊跷死亡以及诸多举报人被打击报复,是对社会正义的挑战。对举报人的每一次打击报复,受伤害的不仅仅是举报人个人,而是对社会正义的打击,因为更多的人会从这样的事例中产生道德挫折感。现代法治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奉法者强。举报违法犯罪行为,是在弘扬正气,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不敢出来举报犯罪了,那就变成了奉法者弱。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举报人得到保护,往往因为案件得到了更高领导的关注或批示。这虽然有效,却不是最有力的保护措施。最有效的办法要靠法律制度。
我国在宪法中虽然明确了公民有举报的权利,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刑事诉讼法上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高检出台的政策性规定外,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制度。比如,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究竟由哪个机关来或部门负责保护举报人,也没有相应的人员和经费,这都导致对举报人保护制度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举报人保护立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慧透露,他们已经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制定《举报法》的立法建议。我们希望立法机关尽快地把它列入立法计划,使举报人在法律上受到更加强有力的保护。保护这些举报人,就是保护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