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关口律师” 上海早已有之

    日期:2006-08-11     作者:上海法治报    阅读:2,516次
    最近热播的日剧《白色巨塔》,生动地讲述了医疗官司的故事,不畏强势、正直负责的关口律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在网上随机调查显示,很多市民是在看过此剧后,才知道律师里还有专打医疗官司的专业群体。
事实上,上海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就拥有了自己的“关口律师”。“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恢复律师制度后,2、3位卫生系统的工作者参加了第一次律师考试,由此诞生了上海第一代拥有医学、法学双重学历背景的医疗法律工作者。”童剑云向笔者追溯起上海医疗律师的成长史。
1992年,是上海医疗法律服务界值得纪念的大事年。这一年,上海成立了卫生法律事务机构,时任市卫生局法律法规处的处长亲自挂帅,由3位持律师、医师双执照的医务法律工作者组成,专门调解医患纠纷。在当年汾阳路成立仪式上,卫生部、市司法局、市卫生局的领导均到会祝贺,被媒体称为“司法系统和卫生系统的重大联姻”。
但当时的卫生法律事务部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挂靠在市第八律师事务所运行,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律师。直到1996年,上海才出现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律师”,这年,市卫生局将“卫生法律事务部”改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卫生法律研究中心,兼职律师正式从卫生系统的编制脱钩,进入律师编制系统。
1996年,上海第一家专打医疗官司的律师事务所成立,1998年以“专门代理患者诉求”为宗旨的海达律师事务所成立。
2000年,为了避免一家律师事务所同时出任原被告双方代理人的现象出现,当时最大的医疗律师事务所康正所一分为二。2001年,新组建的康昕所正式成立。
除了康正、康昕、海达等专门打医疗官司的律师事务所外,2002年后,一些综合性的律师事务所陆续建立了医疗官司法律服务部门————其中尤以光明所的生命健康部、高天阳所的医疗法律部最成规模。
至此,上海的医疗法律服务市场“三所两部”的局面基本定型。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