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徐律师和王律师
日期:2006-09-19
作者:朱妍
阅读:2,753次
39岁那年,一场意外的事故让我失去了健康和自由。从此,“残疾人”三个字便成为我的隐痛。身体的创伤不能平复,心里又添伤疤,我多了新的名字:下岗职工。生活里所有的阳光顿时变成阴霾,我整日在苦难中生活。幸好,丈夫一直陪在我身边,让我有活下去的勇气。
五年过去了,医药费让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丈夫开始觊觎父母留给我的房子。他总是嚷嚷着想卖掉房子。如果真要卖房子,我们住在哪里?没有力量谋生,我的后半生怎么办?可丈夫不听我的劝告,他说房子地段好,现在卖掉可以赚一大笔钱,将来我们就不用愁了。为此,我们天天吵架,吵架之后,他的表情似乎总是说:“我为你付出了很多,这样的付出要到什么时候?”这让我心如刀割。整日以泪洗面的我,想到了离婚。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拨通了上海徐志强
律师事务所的电话,工作人员很热心地接待我,并指派王
律师承办我的案子。王
律师了解我的特殊情况后,立即向事务所的徐志强主任反映。徐
律师得知后,马上放下手头工作,亲自接待了我,并退还了已收取的全部律师费。为了解除我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两位
律师还积极准备材料,向法院申请减免诉讼费用。徐
律师温暖的眼睛里,充满了关切,让我热泪盈眶。我的心中似乎明亮了许多。
办案的那些日子里,徐
律师和王
律师多次到我家调查取证,认真听取我们夫妇和亲戚、朋友反映情况。王
律师尤其注重和我的家人沟通,了解他们对于我们的看法。他们对丈夫的为人和我们夫妻双方的关系等信息尤为关注,经常走访调查邻居和亲属。每次,他们都对我嘘寒问暖,有时候还带营养品给我,可他们却连口水都不肯喝。
徐
律师总是说“劝合不劝分”,王
律师也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们让我们夫妻俩平心静气地好好考虑,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是不是一定要离婚。接着,他们又趁热打铁,分别同我和丈夫促膝长谈。推心置腹的交流让我们明白,彼此还是爱着对方的。丈夫主动找我认错,我也向他检讨,双方心结打开了,矛盾也悄悄化解了。最终,我们就房屋产权归属达成和解,在丈夫的陪同下,我主动向法院撤诉。走出法院大门,我看见明媚阳光中丈夫的笑脸。这件事,让我们学会了更加理解和珍惜对方。
我们夫妻俩能够重归于好,多亏了徐
律师和王
律师。他们让我看到的是
律师不计较金钱得失,坚持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风范。徐
律师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也让我懂得了人活着的意义。为了感谢两位
律师,我们专程给他们送去了锦旗——热心助残动之以情,秉公办事晓之以理;明察秋毫挽救家庭,感人肺腑终身难忘。
如今,在丈夫的张罗下,我开了一家小商店,每天忙碌但愉悦,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因为,我和丈夫更加相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