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律师成为法律援助骨干 一线法律服务惠及贫弱群体
日期:2007-05-27
作者:顾一琼
阅读:3,600次
本月初,安徽籍残疾人侯某的老母亲向上海李小华律师事务所送来了“无偿援助、伸张正义”的锦旗,以示感激。在李小华等律师的帮助下,遭遇车祸的侯某在上月底拿到了应得的赔偿款项8万余元。服务贫弱、匡扶正义,沪上广大党员律师身先士卒。据悉,目前全市8800余名律师中,党员律师比例超过40%,并成为代理各类法律援助案的骨干力量。此外,目前与社区结对的180家律师事务所中,九成以上成立了党支部。
去年六月底,安徽籍残疾人侯某在上海过马路时被小客车撞伤,全身多处骨折,经鉴定分别构成九级、十级伤残。交警认定对方负事故全责。但肇事方除垫付首期医疗费外,一再拖延赔偿。得不到应有治疗,侯某只能暂住到苏州乡下亲戚家养伤。无奈之中,他想到了向卢湾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由于事故发生在卢湾区,且各项条件都属于法援受案范围,区法援中心委派李小华律师为侯某免费代理诉讼。
为深入了解案情,今年初李小华、朱成等律师赶赴苏州当面询问侯某情况。回沪后,他们多次往返于交警支队和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并发挥团队优势,在所内集体研究讨论案情,确定最佳方案。经过律师的不懈努力,4月初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肇事方向侯某陪付了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共计86000元。
去年以来,全市党员律师共解答各类法律咨询6万余起,承办各类法援案件5千余件,共为500余人次老年人、1200余人次外来人员、400余人次残疾人提供了法援服务。在代理法援案件的基础上,广大党员律师还将工作阵地往前挪一步,纷纷深入社区将矛盾化解在第一线。
两年前,中和律师事务所在五里桥街道瞿西居委成立了全市首个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室,律所内党员律师为社区志愿者提供常年法律培训。在律师的指导下,志愿者充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在化解社区纠纷矛盾中起到了大作用。如今,全市有180余家律所与90多个街道、30多个乡镇签定了服务协议,将法律知识与法律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
申汇律师事务所与徐汇区第二福利院党支部签下了《双结对协议书》,在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也为双方党员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万隆众信律师事务所每周四安排党员律师深入黄浦区半淞园街道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沪南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向周边百余名社区老人分发了“沪南律师卡”,并为出行困难的残障人士提供上门服务;北京市王玉梅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连续三年坚持担任浦东新区机场镇第二敬老院的法律顾问,所内青年党员律师以图文并貌的形式编写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