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召开了一次为灾后重建建言的座谈会,参会成员一致认为,灾后重建不可忽视"法律重建",有必要对相关的立法工作做进一步的完善。
身为律师的李心研曾奔赴四川灾区做志愿者,在她看来,目前有必要设立一部《施救法》。"在地震中,我们在一些搜救人员身上看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而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搜救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我认为应该设立《施救法》,比如规定在灾害发生后,什么样的医生或援助人员能够参与施救。"
同样在法律界工作的陈志杰认为,国务院刚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是专门针对特殊事件出台的法规,这为我国的立法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但他同时表示,在发生这样的特殊事件时,作为立法机构的全国人大也可以启动紧急立法程序,"针对‘特案"中存在的法律空白,全国人大应该通过紧急立法程序,‘快速’立法来弥补,如果按照日常立法程序就过于滞后了。"
在监察部门工作的潘度文表示,加快对志愿者的立法工作也需要提上日程。他认为,在这次灾区救援过程中,众多志愿者表现出的勇气和爱心令人敬佩,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志愿者工作立法可以保护其良性发展。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