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研究 >> 研究动态

上海律协民事专业委员会举办“敏师·智汇”系列讲座第二期

    日期:2025-11-19     作者:民事专业委员会

       2025年10月24日及31日,上海律协民事专业委员会(下称“民委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大礼堂举办“敏师·智汇”系列讲座第二期。本期讲座共200余名律师报名并现场参加活动。

       本期第一场讲座由华东政法大学杨兴培教授以“法秩序的统一性与刑民交叉案件的破解方法”为题,系统阐述法秩序统一性的学理基础,结合实务中重大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解剖,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提示律师在交叉案件中应同步关注刑事违法性与民事效力评价,避免“以刑代民”或“民刑割裂”两大误区。

 

       本期第二场讲座由同济大学刘春彦副教授围绕“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组织法和交易法解释”,从民法典及公司法相关法律规定出发,对比组织法及交易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及行权限制、相对人善意的认定、相对人合理审查及公司损害赔偿等司法实践中热点关注问题,为律师日后处理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纠纷提供了清晰的理论基础。

 

       第三场由长宁公证处主任李逊敏主讲“优势互补,融合共赢——民事公证与律师业务的合作新路径”,以保全证据、意定监护、继承提存等实例展示公证与律师业务的互补空间,提出“公证+律师”一体化服务模型。

 

       最后一场由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终身教授、博导、机器人中心主任赵登吉主讲“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看未来”,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现场演示大模型在法律场景中的最新应用,并展望智能发展及AI工具对法律服务模式的潜在影响,引发热烈互动。

 

       两日四场讲座从实体法、程序法、证据制度与前沿科技多角度出发,既有理论高度,又紧贴实务痛点。参会律师纷纷表示,课程内容对刑民交叉案件办理、公司治理纠纷处理、公证协同服务拓展及智能化工具应用均具有即时指导意义,为在复杂商事争议和“智能+”法律服务中抢占先机提供了清晰路径。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