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河南遏制国企腐败:要求国企领导公布薪酬和消费等

    日期:2011-06-08         阅读:1,823次

河南要求国企领导公布薪酬和职务消费情况

国企反腐从遏制“三公消费”开始(国企预防腐败新探索)

双 子绘(人民图片)

从今年5月起,国企领导必须向职工公开薪酬和职务消费情况,不得自定薪酬,不得入股关联企业,退休3年内不得参加与原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经营活动……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规范国企领导的行为作出新规定。

“近年来,河南省国有企业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其中33家省管企业就有8个‘一把手’接连落马,不仅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上,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说,只有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让广大职工真正分享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果。

河南省下发意见完善国有企业防治腐败体系,背后有何值得关注的细节?国企反腐倡廉,出路何在?

三年半查处1507人

国企腐败既影响企业的发展稳定,也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河南省国际合作集团原董事长任金洲、省农信联社原主任张铁良、义煤集团原董事长付永水、鹤煤集团原董事长李永新……7家省管企业“一把手”近年来相继因为贪污受贿落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张铁良受贿案共涉及全省70多个县(区)联社,14个市级农信办公室,涉及公司、企业30多家,涉案人员200多人,是典型的贪腐“窝案”。

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陈留栓2009年5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在案件查处前的5个月内,企业曾连续亏损4757万元。省纪委组织查处后调整了企业领导班子,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当年即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9.38亿元,利税6792万元。

据介绍,2007年至2010年6月,三年半时间立案查处的涉及河南省管企业的案件达781件,处分1507人。

“我在厂里辛苦干了二十年,这几年因为领导层出了腐败问题,企业白白地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河南一家知名国字号企业的员工,张斌对单位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企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好多职工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可以说是伤在了骨子里。” 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上,河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王流章直言,国有企业“一把手”腐败,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国企廉政问题突出

腐败、失职渎职、官僚主义等原因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损失

为研究解决腐败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问题,2010年4月—7月,河南省纪委会同省国资委先后深入安钢集团、中平能化集团、郑煤机公司等10家省管企业进行专题调研。经调研发现,国企廉政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由腐败、失职渎职、官僚主义等原因导致的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问题突出,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损失。如,鹤煤集团向鑫山矿业投资6933.7万元,因事前缺乏缜密的调查研究、评估、审计等程序而上当受骗;又投资与主业无关的古典艺术博物馆项目,除出资1800万元外,另无偿提供“文物保证金”2500余万元和内部银行贷款1000万元,造成巨额亏损。有的乱借款无法收回。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投资担保、产权交易、设备材料采购等钱、物集中运行的关键环节是腐败行为高发区。陈留栓在设备材料采购商处共受贿180多万元,占总受贿额的60%;在工程建设上共受贿51.5万元,占总受贿额的17%。

“一些明星企业的领导人员几乎成了监督的真空地带。”王流章说。河南省纪委常委张战伟也指出,对国企领导加强监管,预防腐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加强监督动真格

省管国企领导收入多少、消费多少,都要拿出来“晒一晒”

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意见》。王流章告诉记者,根据新规,河南省管国企领导人员收入多少、消费多少,以后都要拿出来“晒一晒”。

针对监督失控的国企领导职务消费问题,《意见》规定,国企领导的薪酬和职务消费情况必须向职工公开,要将职务消费预算纳入企业年度预算,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领导不得超预算消费,不得将履行工作职责以外的费用列入职务消费。不得违规购买或更换小汽车、公务包机、装修办公室、添置高档办公设备,不得违规使用信用卡、签单等形式进行职务消费。

按照这一文件,从今年5月起,河南省国企领导必须严格执行薪酬管理规定,不得自定薪酬、兼职取酬、参与下属企业分配、下挂薪酬分配关系及滥发补贴、津贴、奖金。同时,国企领导人员在任中和离任前必须进行审计。

“成由勤俭败由奢。国企防腐,必须建章立制、完善监督,猛药得下、责任得究。”河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谷玲认为,河南的举措,彰显的是政府反腐的决心与信心,对更多地方国企廉洁建设具有导向意义。

“三公消费”咋监督

国企领导不晒账目,职工可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尽管河南对国企领导人员晒收入、晒职务消费已明确作出要求,但以何种方式公开?假如不公开,广大职工怎么办?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监督“三公消费”很容易流于形式。

“广大职工是监督主体,如果有国企领导人员不晒账目,企业职工可以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举报。”尹晋华表示,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将是国企领导人员向企业职工晒收入、晒职务消费的重要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邸瑛琪曾多次公开建议,遏制官员非法聚敛财产,就要建立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财产申报过程中的拒不登记和登记不实行为,应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申报过程中发现的不实财产,建议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论处。“要求国企领导公开收入和职务消费,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也是一个积极信号。”他说。

据介绍,下一步,河南还将健全国企领导人员预防腐败风险机制。纪检、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完善防止利益冲突方面的制度以及惩治违纪违法行为方面的制度,建立国企交叉办案和办案协作区制度,扩大查办案件工作覆盖面。

相关报道

国企防腐新探索:破除领导层“习惯性违章”(图)

有关领导因考核成绩波动较大被预警软件警示。肖潘潘 摄

    如何让国企预防腐败工作有抓手,破除国企领导层的“习惯性违章”?去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其5个配套制度(简称“1+5”文件),同时选取10家国有企业试点,通过全方位、全系统开展岗位风险排查。

    查风险点、盯“一把手”、公开“晒权”、科技“防腐”……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全覆盖”的整体安排,一年试点期将尽,记者近日探访湖北国企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了解风险防控如何防,怎么控,效果怎样。

    找准风险点 预防跑冒漏

    排查风险通过自查自纠、上级向下排查、不相容的岗位互相排查、职工代表参与评议等

    “在这次排查廉洁风险点的工作中,我投了‘车辆过磅’一票,这个环节大家都关心。”5月20日,汉江集团电化公司职工吴保安说。

    电石是汉江集团电化公司的重要产品。每年生产20多万吨电石要涉及70万吨的物流量,物流量大,车辆过磅称重对于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在排查中,职工反映最多的是车辆过磅在人工操作中,自由裁量范围过大。”汉江集团党委书记胡甲均说,风险点排查后,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管。“以前各种小把戏防不胜防,比如车辆载水过磅、不完全上磅等,现在有效预防了‘跑冒漏’。”

    排查廉洁风险点,是湖北试点国有企业预防腐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排查涵盖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和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尤其关注过度职务消费、自由裁量权滥用、私设小金库、收受红包回扣等。

    据介绍,自查自纠目前是主要排查方式,但上级向下排查、不相容的岗位互相排查、职工代表参与评议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风险排查出来后,将在全厂公示,接受监督。

    紧盯一把手 力避一言堂

    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等,实行决策事前通告、决策情况记录、决策票决和决策回避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说,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腐败分子以权力为依托,拉帮结派,内外勾结,共同作案。省纪委查办的湖北移动公司、中石化武汉分公司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26件,窝案串案达20件。

    据湖北省纪委统计,2005年以来,省纪委直接查办厅局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26件,占全省同期查办国企案件总数的32.5%。

    湖北省纪委明确要求,涉及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简称“三重一大”)的,要实行决策事前通告、决策情况记录、决策票决和决策回避等制度,对“一把手”权力加强了监督;同时,针对物资购销、项目建设、资金运用、产权交易等各个重点领域,成立对应专业委员会,由专家和中层干部组成,决策讨论充分后再交“一把手”末位决定。

    “‘三重一大’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一把手’不直接管理人、财、物了。”汉江集团纪委书记朱钜亭说,我们实行了“三重一大”决策事前通告、决策回避、决策后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将“一言堂”变成“大家谈”,对“一把手”实行集体决策末位表态制,纪委全程参与决策,在去年以来的70多次总公司招投标中,纪委就叫停了其中5次不合规的招投标,涉及资金数十亿。

    公开晒权力 管好公家钱

    重要业务10个工作日内须在办公系统中公布,任意领导提出意见,流程就会中断

    在湖北国企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试点中,江汉油田被确定为民主公开试点。“廉政风险防控只有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简单地说,就是扎实做好‘晒权’,管好‘花钱’,围绕钱来对人进行管理。”江汉油田纪委书记吴洪奎说,除了做好厂务公开、党务公开之外,江汉油田创新地将业务公开作为晒权重点,重要业务10个工作日内必须在办公系统中公布,只要有任意一位领导提出意见或者拒绝签名,办事流程就会中断。

    作为野外作业企业,江汉油田运输车辆租赁是“重头”,年花费近亿元。租“关系车”、结“人情账”的问题比较严重,之前居然出现过一辆车日租时间达30小时的荒唐事件。试点业务“晒权”后,江汉油田以租车较多的井下作业处为试点,开发外雇车辆业务公开系统,将车型、车号、车主、合同、使用时间等各细项全面、全程、全部公开。

    在具体的公开形式上,试点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将腐败风险防控的相关要素纳入到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同时将监督层扩大到全公司范围,在职工代表及关键人员中选聘了100多名信息员,在涉及重大权力和资金的业务上,普通职工获得了监督权。

  推科技防腐 排查成常态

    依托办公自动化软件,固化办事流程,使每一项行政事务、业务工作的流程都有“痕迹”可查

    “发现新趋势、介入新趋势、监督新趋势,纪检工作必须发挥能动性。不然总是跟在腐败分子后面,既在打击上被动,又在结果上无力。”湖北省纪委常委唐白桦说,将信息管理、科技手段纳入国企防腐,形成对权力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监控网络,将是湖北省纪委今年重点布防的工作之一。

    记者看到,在湖北电力公司、江汉油田,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得到广泛使用。依托这种办公自动化软件,办事流程更加固化,每一项行政事务、业务工作的流程都有“痕迹”可查。

    “接下来,我们打算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将排查出来的重要风险点嵌入到ERP及相似软件中,与日常的办公程序同步传输、全程留痕、联网并行、实时监控。”湖北省纪委副厅级监察专员胡国祥说,“简而言之,就是说,一旦业务流程触及这些风险点,办公软件就会自动预警,如果没有采取规定流程或改进措施,软件则会持续报警或立即中断。”

    目前,腐败风险点排查已基本告一段落,突出风险防控重点是湖北国企进一步排查腐败风险点的关键所在。“要找准要害、集中打击,风险点要反复查、互相查,将这项工作做成常态。”湖北省国资委纪委书记胡逢潮说。(人民日报 肖潘潘 梁昌杰 田豆豆)

反腐贵在治“未病”(国企预防腐败新探索)

腐败是个动态的过程,反腐败必须跟上这个动态的节奏,纪检工作也必须具备对腐败迹象的感知。扁鹊兄弟有三个,医术都很精湛,但最高明的却是老大。为什么?因为老大可以提前预知病情,控制病情。我们现在建设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就是要起到这个作用。

建设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湖北的经验是先把风险点找准。怎样找风险点?一个标准:哪个地方有权力,哪个地方就有风险;哪个地方权力大,风险就大。因此,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腐败预警防控的核心和关键,而制度建设又是腐败预警防控的基础。

不管是找风险点,还是科技化防腐,目标都是力求建立以迹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预警处置机制。不管腐败分子多么狡猾,其行为动机、行为条件、行为实施都是有迹象、有征兆的,只要我们对这些迹象进行严密监控,就能掌握腐败动向,并采取措施予以防范。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建立腐败迹象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预警处置和及时整改制度,规范预警处置方式,完善处置预警配套办法,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腐败迹象进行在线实时监控、现场处置的办法。(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