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青年律师的爱与哀愁

    日期:2006-07-12     作者:申爱山    阅读:3,817次
    在5月召开的第二届青年律师论坛上,一百多名青年律师齐聚重庆,共叙远大理想,共商摆脱困境的良策,青年律师的执业现状再次吸引了社会的目光。3月30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律师执业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去年重庆市律师从业人员人均年创收5万余元,个人年收入仅3万元左右。重庆市司法局局长陈焕奎说,律师高收入者只占少数,部分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一年收入不到2万元,还在为生计发愁。作为中国未来法制建设中流砥柱的青年律师,如此的生存状况,值得我们关注。

青年律师生存状况艰难

“难道我们实习律师不是人,而是植物吗!”一位“新小律师”在网络上发布了自己初涉律师行的真实经历:通过司法考试后,在一家律所做的首份工作是前台接待,每月工资250元。经历了诸多坎坷后,他发出了以上的感慨。
在外行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律师不是高收入人群吗?二百多块钱的工资怎么可能呢?但这确是事实。一个在江浙发达地区的实习律师月收入只有900元,连自己都养不了。据记者调查,执业年限5年以下的青年律师的平均收入非常有限,律师是个需要丰富社会阅历和广泛社会关系的职业,初入行的“小律师”往往因为案源少收入并不高。
据上海律协的报告说,目前,在上海市律师协会的7129名会员中30岁以下的青年律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是在去年全市律师近28亿元的收入中,80%的收入是由20%的律师创造的,而这20%绝大多数为中年律师,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及客户。青年律师初出茅庐,虽然有冲劲、有朝气,但却缺乏前辈拥有的经验、关系和客户,因为这些的积累需要时间。不过,许多事务所在青年律师的使用和培养上往往更多地注重使用而忽视了培养,这从许多所提成制的分配方式上可见一斑。许多青年律师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境地。由于找不到案源,有的青年律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几乎分文全无。
要成为一名律师,在通过千军万马抢渡的独木桥???司法考试之后,只是取得了律师资格,要想做律师,还需在律师事务所经历一年的实习期,期满合格,才能拿到红色的律师执业证。实习期的收入是由实习律所“看着给”的,有时为了争取到实习的机会,免劳务费的实习也屡见不鲜。成为正式律师后两三年内,由于缺管实战经验很难得到当事人的信任,加上社会关系面不宽,接手的案子很少,代理费也低。除去交给律师事务所的费用和税费,一般从业3年左右的律师平均年工资在三四万左右,除去基本的生存成本和办案成本,所剩无几。因此许多律师入行不久便转考公务员或从事其他职业,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浮躁和迷惑,这是目前大部分青年律师所面临的问题。有的太急功近利,急于取得成就而忽视了长远发展;有的则“摸不着方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青年律师肩负律师未来

何谓青年律师,包括但并不特指年轻律师。对于初入律师行业的人来说,都是青年律师,同样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压力。贺卫方教授在“首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激情演讲:“我们说中国律师都是青年,相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来说,律师的职业还太年轻,律师的职业简直就是个婴儿。惟一的一个职业找不到合理的前辈,那就是律师。”他的定义对于中国律师来说,都是青年,都是本色青年,因为中国的法制太年轻。但即便如此,20年、30年后,中国法制进程中的精英和骨干毕竟还是今天的年轻人。
青年律师是中国律师的未来,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年轻人加入到律师的行业中来,如何让他们在20年后成为新的栋梁,是律师界的一大课题。
3月25日,在上海市第七届律师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有21位青年律师全程旁听了会议。他们虽然不是代表,但却代表了一个群体???青年律师。请不是代表的“青年代表”旁听会议,这是上海市律师协会推出的一个新举措。
青年律师一面肩负着法治中国未来建设的重任,一面又忍受着饥饿在行业中打拼,这两方面的极端失衡可能导致青年律师的过早夭折。做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还是干脆把律师做成商人?就现在青年律师的生存状况而言,无疑会把他们逼成商人。但选择律师这一行的,都是具有相当深的教育背景和高素质的人。就通过司法考试这个门槛来说,没有深厚法律功底,只能是望洋兴叹。让这样一部分法学精华丢弃法治理想,由天使变成魔鬼,改变无疑是残酷的。这就是青年律师的爱与哀愁,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需要他们去亲身体会。在青年律师成长的最困难阶段,谁会来帮他们一把,谁会修正他们前进的方向?
在收费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做出相应调整,改变饱的撑死,饥的饿死的现状。在业务发展上,更多给年轻律师机会,给他们以宽广的舞台,或许是对青年律师最大的关爱。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