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案庭外见闻
《财经》记者自今年6月起奔走沪、皖、吉三地,全程跟踪上海社保案审判过程。所见所闻,令人颇多感慨
一如以往所有大案要案一样,上海社保系列案的法庭审理始终低调神秘。《财经》记者自今年6月开始全程跟踪此案,四个月来分头奔走于上海、安徽、吉林三地,所见所闻,令人颇多感慨。
旁听证:一票难求
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对普通刑事案件的审理,一般都能做到相对公开。其官方网站每日会 发布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metermart.com/次日的开庭预告;接待厅的 显示屏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hzmkln.com上则会公告当天开庭的案件;如欲旁听,开庭前持身份证前往换证处即可换取。
而在上海社保案的审理中,这些“惯例”屡屡失效了。
当6月28日上海市国资委原主任凌宝亨案开庭时,上海一中院法宣科给多 家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chinayzh.cn媒体的回应是,“旁听证已经发完”,所有记者都无法进入旁听。庭审过程中,法庭门口始终有四名以上的法警把守,任何靠近法庭周边者均被劝离。
时至8月,记者获知社保系列案中的徐伟案开庭,即以旁听他案的名义,提前一天换得旁听证。次日准时来到第一法庭,结果发现依然“失算”了——
徐伟案旁听证已经不是记者所持、往日例行的黄色旁听证,而是一张粉红色的证件;且必须是开庭前15分钟,由专员在安检口亲自发放旁听证;而这位专员的手上,也拿着早已填好的旁听名单,一一对照发证,并亲带旁听人员进场。
这张粉红色的旁听证可谓一票难求,家属往往都只有两个名额,同事也最多只有四个名额。超过预定名额的,哪怕是再密切的同事,再亲近的亲人,也无缘旁听。上海一中院接待大厅内,就常常坐着这样焦急等待的社保案亲友们。
各路记者进入法庭的尝试也都以失败告终。一位记者借口换取其他法庭旁听证进去后,蹭到第一法庭门口,结果还是被法警“架了”出去。
开庭预告及显示屏公告也会“不准”。如上海市房地局土地 利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stockdiy.com/ad.asp%3Fboardid%3D7用管理处原处长朱文锦案。开庭前一天,上海一中院公布的次日开庭公告中并无任何有关通知。开庭当天,接待厅的显示屏上也无显示。直到开庭近一小时后,显示屏上方才出现了“第一法庭,朱文锦受贿案正在开庭”的字样。
此番上海社保系列案分由上海、安徽、吉林三地经办。另外两地的法院,情形各异。
社保案在长春庭审期间,记者在长春中院的开庭公告栏内,仅看到两张与社保案有关的开庭公告,分别是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资金托管 机构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igo.cn管理处原处长陆祺伟。但祝均一案开庭时间却误写为“2006年9月14-15日”,足足提前了一年。此后,再也无其他涉案人员开庭的公告。
在长春市中院经办的社保案中,几乎所有案子都只有两个亲属旁听的名额, 单位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lxrzrc.com人员无一获准旁听。不少特意远道“飞来”的涉案人员同事或者朋友,发现无缘旁听后,不得不又去买当天的回程机票。
相比之下,在安徽芜湖市中级法院开庭的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原副总 经理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stockdiy.com/ad.asp%3Fboardid%3D7郁知非案,起初却格外高调。不过,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延期风波后,最终还以悄然开庭收场。
郁知非案原定于8月16日开庭。之前数日,安徽省多家官方媒体都预告了开庭信息。开庭前两日,数十名记者陆续从全国各地赶赴芜湖,并获得了芜湖中院的热情接待—— 办公室 http://text.dotmore.cn/Redir.html?http%3A//www.myvo.cn派出专人接待媒体,并给记者发放采访证,甚至把该案基本内容写成了新闻素材,准备提供给媒体。开庭当日,数家提前赶至的媒体记者已刊发了此案的相关报道。
但就在开庭前两小时,芜湖中院突然宣布延期开庭,并给出“辩方律师申请传唤新证人”的理由,等候在此的众记者哗然离去。
一个月后的9月18日,郁知非案却突然改以“隐秘”方式正式开庭,仅仅提前一两天把开庭时间传达至郁知非的几名家属,以及当地司法系统的几位人士,此外再无他人获准旁听。一位此前没有预约、临时赶往芜湖的郁知非家属,都未能获批进庭旁听。
名律师团:三缄其口
在此次业已开庭的上海社保系列案中,只有上海市宝山区原区长秦裕、明园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松坚两人,找了开庭所在地长春的律师代理辩护。其他被告均是请上海律师代理,并且几乎调动了全上海最知名的刑事案律师。但几乎所有的律师都对其代理的案件三缄其口。
本次系列社保案中,接案最多的律所有两家,分别是上海的翟建律师事务所、申达律师事务所,每个所都至少代理了四起案件。
其中申达律师事务所的陶武平律师一人就代理了三起案件,即上海市国资委原副主任吴鸿玫案,上海新黄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裁吴明烈案、上海市委原副秘书长孙路一案。其律所还代理了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常务副总裁韩国璋案、上海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原副部长程彦敏案等。
翟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翟建一人则代理了四起案,包括上海市国资委原主任凌宝亨案、上海市社保局原局长祝均一案、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王成明案等。
在王成明等三人涉嫌共同贪污3亿元一案中,律师阵容堪称本次社保系列案中最强大的。主犯王成明的辩护律师是被称为“上海刑案第一人”的翟建;被告上海雅苑房地产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严金宝,聘请了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徐晓青和恒信律师事务所主任鲍培伦;上海广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总裁陆天明的辩护律师,则是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正东。上述四人都以刑事辩护见长,其中三位名列最新评比的“东方大律师”十强座席。位居“十强”之一的徐晓青,同时也是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袁永林的辩护律师。
这些刑事辩护人中,还难得出现了一名女性律师的身影,此人即是上海电气资产管理公司原副总裁徐伟的辩护律师叶柳华。她是上海诺维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诺维律所虽然成立未久,但在刑事诉讼领域已经小有名气。叶柳华本人曾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多年。
也有一些涉案者家属认为,“罪已认,案已定”,辩护律师的作用已经不大,于是不曾高价聘请名律师上阵。
这些律师可能是上海社保案中最忙碌的一族。一旦有媒体来电,他们往往都不由分说地挂断电话,有的也会礼貌地回答一句:“对不起,我们有纪律”。
家属:素颜悲容
上海社保案在三次庭审过程中,涉案人员家属可谓心力交瘁。
家属们在开庭前,有委托律师递信者,有在法院门外坚守一天就为见涉案人一面者,有旁听名额不够被拒法庭门外者。而在庭审结束后,步出法庭的家属大都神色黯淡,有的大哭而出,有的被搀扶而出,也有故作镇定者。
8月24日上午,上海电气资产管理公司原副总裁徐伟的家属在进入法庭前,曾委托律师将一封家书转交给徐伟。徐伟一审获刑七年,其妻从法庭出来后,一路低头哭泣。
9月17日上午,上海房地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原处长朱文锦的女儿出现在上海一中院的大门口,神情委顿,不断呕吐。由于感冒,此前她已在医院连续打了好几天的点滴。父亲开庭前夕,女儿更是一夜未眠。
朱文锦一审获刑15年。在坚持等到全天庭审结束之后,女儿终于见到了父亲。看到父亲走出法院时,她的双眼已经红肿,无力走路,全靠陪伴的长辈搀扶。她对身边人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宁可不住大房子,不要父亲当官,不要徒有虚名,我只想平平凡凡在一起生活。”
9月23日,59岁的上海新黄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裁吴明烈因收受1000万元巨贿被判无期徒刑。其妻由两人搀扶出庭,一路大哭离去。
也有例外。9月19日,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袁永林、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韩方河受贿、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案同时开庭,进入旁听者较多。庭审结束后,走出来的每个人表情都较为轻松,未见伤痛之情。
9月25日,在长春中院开庭的秦裕被判无期徒刑之后,其家属非常镇定地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笑容,让人费解。
此次上海社保系列案中,几乎所有被告人均被控行贿、受贿或职务侵占等罪名,且涉案金额巨大。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几乎所有被告人的家属都是衣着朴素。无论是受贿1000万元的高官,还是行贿金额巨大的企业老总,乃至拥有多套房产的政府官员,其家属的装束行止,都毫无富贵阔绰的痕迹。■
上海社保案大审判
《财经》记者 赵何娟 陈中小路 罗昌平 杨海鹏《财经》杂志 /总195期
被控28人彼此关系有亲有疏,并不共存于一个紧密联系、边界清楚的小集团,更像是分属数个权钱交易网络,彼此间有阡陌沟通,时常以特定关键人物为载体,实现权钱交易的利益共沾
这些权钱交易网的背后,有数十亿元社保资金遭到挪用,有数十亿元国有资金被借用违规入市炒股,有数亿元国有资产私相授受,有重大工程招标暗箱操作。如果不是2006年夏上海社保案风暴降临,这种权钱交易寻租网的共生、勾连与延展恐怕还将继续
煊赫一时的官场显贵、国企高管、资本玩家,曾经身居高位,曾经当路要津,曾经长袖善舞,终于难逃穷途末路、案结人判的结局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审判行动了。
以涉案人数之多而计,近来的经济罪案审判中,2005年间在全国依次展开的德隆案系列审判也许与此相仿佛;但无论是对政经情势的影响,还是民心舆情的关心程度,又或是对获罪者制裁的严厉判决,德隆案审判又焉能与此番上海社保案大审判相比!
此次上海社保案大审判,涉及近30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于6月1日在上海低调启幕,次第在安徽和吉林铺开;四个月来前松后紧,国庆节前夕骤然提速。截至《财经》9月28日发稿,已开庭20案,涉及22人,其中18人已一审获刑(参见表“上海社保案审判进展”,以及表“上海社保案待审情况”)。除核心人物张荣坤及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开庭时间未知,上海社保案审判格局大定。
已经产生的一审判决结果令人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原陈良宇秘书、上海市宝山区区长秦裕,原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裁韩国璋,原上海新黄浦集团董事长吴明烈,原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总裁王国雄等四人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办公厅主任孙路一、原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吴鸿玫、原华安基金总经理韩方河、原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朱文锦、原上海工业投资集团财务总监李易曾等六人刑期都在十年以上,祝均一更长达18年。
其余被告人:原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原海欣股份副总裁沈岩,原上海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部长程彦敏,原上海电气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徐伟,原上海社保局基金监督管理处处长、资金托管机构管理处处长陆祺伟,原海欣股份总裁袁永林,原华闻控股常务副总裁王政,明园集团董事长李松坚分别获刑一年半至八年不等。
严厉的判决背后是沉重的案情。四名被判无期徒刑的被告人,受贿金额都在500万元以上;其他案犯中亦不乏情节恶劣、金额巨大者。从2000元的例行“红包”到1000万元的单位行贿,从辗转托送的金条到精心调换的房产,从打进股票账户的巨款到价值百万的名人字画,起诉书勾勒出一幕幕鲜活的权力寻租图景。
虽然统称为上海社保案,但28人所涉罪案有别,受控罪名亦不尽相同。从起诉书披露的内容看,28人彼此关系有亲有疏,并不共存于一个紧密联系、边界清楚的小集团,更像是分属数个权钱交易网络,彼此间有阡陌沟通,时常以特定关键人物为载体实现权钱交易的利益共沾。
这些权钱交易网的背后,有数十亿元社保资金遭到挪用,有数十亿元国有资金被借用违规入市炒股,有数亿元国有资产私相授受,有重大工程招标暗箱操作。如果不是2006年夏上海社保风暴降临,这种权钱交易寻租网的共生、勾连与延展恐怕还将继续。
法网恢恢。煊赫一时的官场显贵、国企高管、资本玩家,曾经身居高位,曾经当路要津,曾经长袖善舞,终于难逃穷途末路、案结人判的结局。据记者采访所知,被告中的大多数均表示接受判决,无意上诉。被告人当庭忏悔的话语,家属旁听席上滴落的泪水,足为后来者戒。
不过,更值得反思的仍是制度性缺失。上海社保案发以来,各界对中国推进了15年的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已多有反省;随着更多案情的披露,公众更多聚焦于权钱交易的制度性根源。限制权力的使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促使政府转型公共服务,从体制上减少寻租空间,方为治本之策。
有消息称,在上海社保案审判于9月下旬骤然提速之前,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吉林、安徽、上海三地的司法部门开协调会,就审判做过专门部署,要求要加快审判进程。上海社保案的庭审将在10月7日前告一段落。中央纪委正在最后准备中共十六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将在10月9日的十六届七中全会上,由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交。毫无疑问,上海社保案的查处与审判,应属其中最具分量的章节。
9月末的北京秋意正浓。上海社保案核心人物张荣坤及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仍未传来明确的开庭审理时间,上海社保案大审判尚有最后的悬念。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