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著名律师武绍智谈高智能犯罪遭遇刑法

    日期:2007-11-14     作者:千龙品牌    阅读:2,092次
    针对如何有效地预防高智能犯罪,案发后如何有效地打击高智能犯罪这个严峻的问题,11月12日晚,由刑事司 法学 院主办的刑事法论坛再度拉开帷幕,一场以“当智能犯罪遭遇刑法,关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刑法新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我校昌平校区礼堂召开。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主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律师团团长武绍智律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老师、中国电子协会高级会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发恶意软件技术组组长李剑博士,北京市崇文区检察院副处级检察官王琼,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杨高峰,我校研究生院硕士导师、 犯罪学 研究所副所长王顺安,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大学刑事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田宏杰作为嘉宾做客本次论坛。论坛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法昌学校校长王顺安主持。
当今社会,信息革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全新的高科技犯罪。调查显示,在我国被揭发的高技术犯罪以每年40%的速度逐年递增。高智能犯罪已经引起法学界、犯罪学界、金融界和计算机界的高度重视。
与会的嘉宾从各自研究的领域谈了自己对高智能犯罪的看法。李剑主要从信息安全方面阐述了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网络黑客、手机欺诈等高智能犯罪层出不穷的现象。武绍智从高智能犯罪的概念、特点、原因以及防控手段做了全面的阐述,从律师的角度分析了高智能犯罪的举证难问题。杨高峰指出,高智能犯罪分为随着高科技发展而引发的新兴高智能犯罪和罪名不变,而对象、行为发生变化的传统高科技犯罪,需要重点突破的是后者。田宏杰一开始便谈了她对本次论坛主题的理解,她认为论坛题目不科学,应该把“当高智能犯罪遭遇刑法”改成“当刑法遭遇高智能犯罪”,关注的话题应该是当大量高智能犯罪发生时,刑法、司法应当如何面对以及法学教育应当如何作为.
武绍智律师比较了高智能犯罪与传统犯罪,他认为高智能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犯罪主体的智能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后果的严重性。除了常规的犯罪智能化程度加深外,在经济领域新型犯罪不断涌现。大量智能犯罪案件的发生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加快对智能型高科技犯罪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这种犯罪的特点,如何预防犯罪,案发后如何在侦查过程中有效地收集、固定相关 证据 ,以便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对于智能化犯罪,必须依赖整个社会系统工程加以综合治理。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