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律师帮您规避“网购”陷阱

    日期:2007-09-18     作者:段元玉 鑫文    阅读:1,367次
     在网上买了一部手机,钱付了,却几个月没动静,再一找,人去楼空……

如今,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流行的消费时尚,可谓方兴未艾。但是,作为新生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在法律上存在不少缺陷。

A 购物受骗频频发生

9月5日,大庆石油学院女学生丽娜拿到自己刚从网上低价买到的手机,高兴地对记者说:“漂亮吧!这可比在专卖店和商场里买的便宜200多块呢!”

丽娜是网上购物的常客,她每个学期都在网上购物十多次。如今,越来越多像丽娜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到网上购物的行列。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某律师事务所的秦律师在网上买过一次香水,虽然瓶子和包装是正品,但里面的香水却是假的。在某医院工作的杨先生在网上看中了一款漂亮的手机,于是兴冲冲地汇款过去,结果等了好几个月,杳无音信。打电话询问,已是人去楼空,最终只能不了了之……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消费者对于网上购物维权意识的淡漠。采访中,当记者问他们碰到这些情况是否会投诉时,他们大都十分惊奇地回答:“投诉?没想过,也不知道该去哪儿投诉。”

B 网络购物存在缺陷

作为新生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在法律上存在不少缺陷,大同区法院的段法官认为,现实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经营者的姓名、场所等从其营业执照中一目了然。若发生纠纷,很容易找到卖主,责任主体非常明确。但在网络交易中,销售商一般仅就商品的品质进行介绍和对外观进行展示,并告知消费者银行汇款账号及购物电话,而不履行告知其企业名称及标记的义务。至于该销售商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在哪登记、能否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注册资金数目、公司住所地等问题,对消费者来讲茫然无知,一旦产生买卖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认,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保障。

一旦产生消费纠纷,在证据调取上,消费者处弱势群体。网络购物程序过于简单是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诉至法院,一是对对方当事人基本情况难以了解;二是因买卖双方无具结书面契约,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及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及售后服务等没有具体的约定;三是产品销售商通常不随产品开具相关收款凭证给消费者,重要证据无法获取。

对网络欺诈如何认定,段法官说,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欺诈行为适用法律问题如何认定,并未作明确界定。毕竟网络是虚拟的,而骗人却是现实的,要是自己对网络购物的防范意识不强,还是少在网上购物为好。即使选择在网上购物,也要保留相关的证据,以防后患。

C 避免受骗律师支招

网上购物受了骗怎么办?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兰提醒读者,在网上购物时,首先要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应注意其网址上是否提供有详细的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必要时应打电话加以核实;其次,不要轻易与要求预付钱款的陌生商家或卖家打交道,并尽量通过由银行等部门认证的网上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货款;第三,应认真阅读交易规则,阅读里面的条款,尤其应注意其中的有关产品的质量、交货方式、费用负担、退换货程序、免责条款、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注意保存有关“电子交易单据”,包括商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的确认书、用户名和密码等;最后,应认真验货索取票据,一旦发生纠纷时可通过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寻求解决之道。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