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打私综合治理三年来查案46528 起重点地区重点渠道和重点商品走私势头受到遏制
日期:2007-07-27
作者:法制日报
阅读:1,079次
海关总署今天透露,自2003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大力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关作为打击走私职能部门,充分运用刑事、行政两种执法手段,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对商业瞒骗走私、加工贸易渠道走私、减免税货物走私、各种“蚂蚁搬家”式偷运走私以及成品油、冻品、香烟、汽车等敏感商品的走私活动开展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查办了一批走私大案要案,摧毁了一批走私团伙,遏制了重点地区、重点渠道和重点商品的走私势头。2003年至2006年,全国海关共查获走私案件46528起,案值403.2亿元,涉嫌偷逃税82.9亿元,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11809人。
公安机关加大对走私武器弹药、假币、文物、毒品及其他非涉税走私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打击非法经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洗钱等犯罪,加强对销售走私货物、经营无合法来源商品行为的监控和查处力度,限制和堵塞走私犯罪的资金交易渠道。2003年至2006年,先后开展了20次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商品的专项斗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打击走私犯罪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03年至2006年,共受理移送起诉的走私犯罪案件3408件7990人,并与海关总署建立了重大走私刑事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16起重大走私案件实行联合督办,形成了打击合力。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坚决打击流通领域走私贩私活动。先后关闭了南海九江、增城等九个私货市场,同时加强对车站、码头、机场、仓库、货场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切断走私货物运销渠道。2003年至2007年一季度共查处走私贩私和无合法进口证明的案件17074件,案值33.95亿元。
此外,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反渔船走私专项行动,清理整顿假冒流动渔船,取缔非法修造船厂,堵塞海上走私源头。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签订了《建立关检合作机制备忘录》,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积极参与打击走私旧服装、旧电器、洋酒、香烟、水果的联合行动。
外汇管理局加强对外汇非法交易的监测、跟踪和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和洗钱犯罪,2003年以来,先后捣毁地下钱庄及外汇非法交易黑窝点86个,涉案金额折合人民币数十亿元。铁路系统严格运输管理,严把货物承运和交付环节,加大对承运货物的抽查力度。环保总局与海关总署开展了打击内地与香港两地间废旧电器走私联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