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遭遇"执法难" "绿色通道"安全究竟该如何保障?
日期:2008-10-09
阅读:1,574次
困惑:“绿色通道”竟成“违法通道”
“我运送的是鲜鱼,你想把我怎么样?”
每当面对车辆驾驶员明知自己违法,却还敢理直气壮地这样喝斥,甘肃省张掖市公安交警大队民警罗易祥都很无奈,因为这些车辆受“绿色通道”政策的保护。
“‘绿色通道’中车辆的违法行为相当普遍,对交通秩序的维护与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罗易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通道”管理成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难点。
据介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通道”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千方百计地为“绿色通道”运输车辆提供通行的便利,尽最大限度将雨雪天气给“绿色通道”运输车辆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对于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受阻车辆,要尽快疏导放行;对于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发生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要以教育为主,纠正违法行为后放行;对于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要帮助联系车辆进行转运,优先安排检验鉴定后尽快放行。
“‘绿色通道’,顾名思义就是指运送鲜活农产品或瓜果蔬菜车辆的通道。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理应完全照顾放行。”罗易祥说,然而现实中“绿色通道”中车辆的违法行为相当普遍,有些甚至到了严重违法的地步,对交通秩序的维护与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罗易祥介绍,“绿色通道”中一些车辆较为常见的违法行为有:污损牌号、灯光不全、安全设施不全、超载、超速等,这些违法行为的存在对交通秩序的管理与交通事故的预防有相当的影响力。
“比如夜间行车灯光不全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之超速、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存在,更容易造成机动车刹车距离过长、惯性过大引发事故。污损牌号,号牌不清又对交通事故的侦破带来一定的难度。”罗易祥举例说。
据记者了解,一些车辆明显存在违法行为,但因为受“绿色通道”的保护,经过交警教育放行后不久就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诸如“超载翻车、洋葱撒了半里地”这样的新闻也时常见报端。
不仅如此,有些“绿色通道”车辆驾驶员态度蛮横,明知违法而不知更正,甚至理直气壮责难交警,受“绿色通道”政策保护,驾驶员在接受检查时更是理直气壮地喝斥民警:“我运送的是鲜鱼,你想把我怎么样?”,有的甚至干脆不停车接受检查。
“交通安全法的本义就是要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和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为交通秩序创造良好的通行环境。”罗易祥说,交警在查获“绿色通道”车辆违法行为时多为教育放行,要求驾驶员自行更正自己的违法行为,这样做是很好的,然而有些“绿色通道”驾驶员就是不买帐,面对明显的违法行为,甚至超载己经百分之好几百、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就是不主动改正,这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难点。
会商:“源头监控”需全社会共同监督
据了解,甘肃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境内通行的车辆中,一半以上都是外省的过境车辆。与此同时,甘肃地形复杂,很多公路都有很长的直道下坡路,车辆一旦超载,很容易造成刹车失控而发生交通事故。
甘肃省公安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副调研员张建国介绍,交警部门对享受“绿色通道”的车辆要采取“服务为先、规范为主、安全为重”的原则,对存在明显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驾驶人进行当场教育,警示放行;对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异地抄告到车辆或驾驶人所在的公安交管部门来处罚。
“现在‘绿色通道’车辆的真假太难辨了,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执法标准,没有根本的法律依据,各种临时性的证件层出不穷,执法人员面对时往往不知所措。”甘肃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柳沟河大队副大队长杜永基说。
杜永基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内,甘肃采用的是以“检疫证”作为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标准,但在现实的执法中,遇到的不仅仅是甘肃境内的车辆,很多过境车辆所拿的证件,有很大一部分甘肃的交警根本都没见过,真假太难辨认了。“超载的过境车辆驾驶员拿出一张纸,我们交警根本无法辨别,就只能对其违法行为指出后教育放行。”
一些基层交警坦言,由于受利益的驱动,“绿色通道”车辆实际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超载现象,因超载而导致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据了解,为了整治 “绿色通道”车辆超载,甘肃一些基层交警大队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超载车辆,民警当场向驾驶员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其在下一个出口及时消除隐患后再上路。
去年7月份,甘肃省公安交警总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通过“源头监控”来确保“绿色通道”的安全。所谓“源头监控”,就是各基层交警大队对辖区所有农产品集散地进行有效监管,避免严重超载车辆驶出集散地。
“‘源头监控’,通俗地讲就是“抓源头”,在目前,这是治理‘绿色通道’车辆超载的一个很好的手段!” 张建国说,但这项工作涉及面太广,因警力本不足等原因,仅靠各基层交警大队承担“抓源头”的重任,显然势单力薄。
张建国、杜永基呼吁,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区域、最好是全国统一制定一个规范的“绿色通道”车辆通行证或规章制度,让执法人员有“章”、有“证”可循,这样就能防止一些驾驶员借用或仿造绿色通行证来冒充“绿色通道”车辆逃避检查。
他们建议,“源头监控”作为确保“绿色通道”安全的有效手段,需要市场管理者、企业、工商、运输部门等全社会共同监督,同时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上严格把好“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验关,才能防止“绿色通道”成“违法通道”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绿色通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