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是制约国内手机出版发展的一个毒瘤。这是刚刚在京结束的“2008中国版权年会”上传出的信息。
作为“带有体温的媒体”, 手机出版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原创文学、手机游戏、手机(无线)音乐等门类齐全,灵活多样的手机出版格局。然而,这一刚刚兴起的产业,却同样遭遇到侵权盗版的侵害,以及政策法律、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本届年会以“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及产业发展”为主题,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一系列版权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手机出版的现状十分引人关注。据了解,手机出版是依托无线通迅业务开展起来的,目前的手机出版主要是以SP申报移动增值业务方式实现的。
专家们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已经突破了33亿,中国移动手机用户也已接近6亿。国内已有7000万用户尝试用手机访问互联网,人们对使用移动上网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趋势。
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从政府层面对手机出版进行机关规划。对此,《手机出版版权保护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对手机出版尤其是WAP网站的管理主要是依靠基础运营商代理执行监管职能。我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对免费WAP网站经营空间的限定,使免费WAP网站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从而导致其网站流量逐步下滑。专题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移动对免费WAP网站业务的限制规定,必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不利影响。
该报告同时披露,目前盗版行为侵入了任何一个内容产业领域,手机出版也未能幸免,面临着疯狂的盗版压力,盗版是制约国内手机出版发展的一个毒瘤。一份来自某公司内部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盗版手机游戏用户和正版用户的比例在8:1左右,即近九成的市场空间遭到了非法盗版的抢占。
与此同时,与一般的互联网著作权侵权相比,无线网络侵权的取证更加困难。一是取证的形式缺乏法律依据,这对被侵权者和公证机关都是一种挑战。参照互联网著作权侵权的取证,一般由公证机关将侵权网页进行保留,但无限网络情况下如何保留、如何保证内容未经篡改等都是问题。其次是证据的效力问题,因为无线网络侵权还缺乏法律或司法机关认可的公证方式,所以一般的公证行为具有何种程度的证明力还处于不确定状态。
该报告明确提出,手机出版作为出版产业的一部分,作为网络出版的延伸,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关于手机出版的法律、法规,因此,需加强立法立规,出台专门针对手机出版的相应规范。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