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律师突围

    日期:2008-12-16     作者:田享华    阅读:1,555次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法律服务业正在寻找“蓝海”

“大家资产缩水,也不愿意打离婚官司了。”

上海律协民事法律研究会主任贾明军,在11月15日全国律协民商法实务论坛上这样说。尽管他事后对记者承认,这只是开玩笑的说法。

不过,这个靠打离婚官司扬名的律师也承认,未来一段时间,业务不太可能再像之前那么多。而在股市、楼市火爆的季节,他的业务应接不暇,不得不给接案设了颇高的门槛。

金融危机之下,法律界冷暖自知。有些律师事务所业务量急剧下降,也有闷声发财的。

利弊之争 

美国的法律服务市场在这次金融海啸来临之际,首先受到了冲击。

9月25日,成立于1890年的美国海陆律师事务所宣告破产。10月28日,已有84年历史的美国思瑞律师事务所也决定破产。金融领域业务减少直接导致以此为主业的律所业务量大幅下降,接踵而至就是裁员、破产或者重组。

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也难独善其身。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就向记者承认:“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企业削减成本是大势所趋,而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削减法律服务成本就首先被考虑,这本身就是企业‘过冬’的方式。”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律协民委会业务调研会上,上海律协业务部主任庄燕在向上海律协18个研究会主任征集意见后也认为:“中国虽然没有出现国外那样大量律所倒闭的状况,也承受着一定的冲击,整个律师行业发展势头放缓。”

在中国,服务房地产业的律师事务所感受最明显。

浙江金道律所就是这样,它在今年6月份签约了渣打银行,为其杭州的客户做按揭贷款相关的法律服务,最初约定的单笔律师费并不高,但预计每个月会有上百单业务,只要数量有保障,那么合作就比较划算。

不过,该所律师、浙江律协建筑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钱雪慧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至今二手房业务也只做了几单,可以想见这个领域的艰难处境了。”

祸兮福所倚,随之而来的房地产诉讼业务倒是增加不少。

“一家开发商原来用每亩90万元的价格从政府手中购买了数千亩土地,但现在消化不了,就希望我们找出购地协议的瑕疵,希望能撤销这个合同。”钱雪慧坦陈,危机发生后,开发商想着退地,消费者则想着退房。

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在庄燕看来,涉及企业融资、企业并购和房地产等领域的非诉讼业务在减少,但是涉及企业债权回收、企业规范管理和风险预防等方面的诉讼和非诉讼业务在增加。另外,“外国进口商恶意拖欠债务事件不断发生,还催生了追讨海外欠款的律师业务新品种。”

这也是一条律师业的黄金定律:“经济好时做非诉(非诉讼业务),经济不好时做诉讼。”

开拓“蓝海”

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在律师们看来,确实是一块大蛋糕。但春天果真要来了么?全国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上海建纬律所主任朱树英认为,关键在于律师们是否准备好了。

每年,全国律协都会为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制定不少专项领域的律师执业《指引》(类似入门手册)。朱树英说,明年要做“城中村”的指引,帮助更多新律师做好这些业务,因为未来三年中国将筹集9000亿元人民币资金主要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其中的棚户区就是“城中村”。

朱树英告诉记者,“城中村”牵扯的法律问题非常多,最近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了第一届城中村改造会议,来了几十位地方政府领导,说明这个问题切中肯綮,值得关注。

“为了刺激经济,赶时间申报和启动一些项目,很可能前期论证不够,这就隐藏着今后发生法律风险的可能。”朱树英认为律师现在就应该全力介入其中,积极参与到这场拉动内需的战役中去。

这也说明,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律师业要开拓“蓝海”。全国律协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中怡律所主任王小咪就建议律师们要去找市场的空白点,要细化这个市场。

几年前,她带领一些律师做商业地产租赁欠费纠纷,这类案件最大的标的额也不过几百万,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业务,但是积少成多,从量上取胜,同时还积累了大量非诉讼业务的经验,再为类似企业做出的法律文书就很有价值。

浙江省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月棋律师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他所在的腾飞金鹰律所此前主要与房地产企业打交道,现在楼市不景气,他们在今年7月就想出一个办法,向其服务的杭州市房地产协会的300多家会员寄送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律风险提示书。

还有律所通过向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来拓展“蓝海”,尤其是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里不少项目都需要律师参与。浙江省司法厅今年10月也专门发文鼓励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化解危机。

即便如此,对于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没有律师敢掉以轻心,正如国浩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维所言,目前还看不清金融危机对律师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我们这个领域,只有‘双赢’才能赚钱。乐观的话,明年下半年,情况或许会好转,不乐观的话,可能要到2010年,毕竟我们做的是资本市场的法律服务,它会先于实体经济复苏。”刘维说。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