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现代法医破案手段提出质疑 认为证据粗糙
日期:2009-02-11
作者:张梦然
阅读:940次
近一个世纪以来,法医提供的呈堂证供,让数以千计的犯罪嫌疑人身陷囹圄。但是,这些手段果真那么可靠吗?美国《纽约时报》近日刊文指出,美国著名科研机构正酝酿推出一份报告,认为这些证据往往是粗糙、不成熟科学手段的产物。法医破案手段需要不断更新和实现标准化。
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美国国会要求,对法医技术在法庭诉讼程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如今,这份由美国国家科学院撰写的报告将于本月发布。报告的结论虽然不具备约束性,但被认为具有高度影响力。知情人士透露说,这份报告对司法和检察机关一直以来依赖的许多法医侦查手段提出了尖锐质疑,其中包括指纹、枪支鉴定,以及咬痕、血斑、毛发和笔迹分析等。
报告指出,这些侦测手段往往经由未受过严格技术培训的人员操作,因此呈给法庭证据的准确性也常常因此被夸大。审阅过此报告的法医专业人员、学者和科学家们表示,报告的结论在于建议国会成立专门的联邦机构,以保证法医侦测领域相对于执法机构,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早先的消息说,该报告依然有待商榷,但经过历时两年的准备,该报告援引一系列广受批评的实验室手段侦查的失败案例,其中包括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律师布兰登?梅菲尔德案。此案当事人作为穆斯林,在2004年导致191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的马德里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后被错误抓捕。最终,在西班牙当局采信了联邦调查局关于指纹鉴定有误的结论后被无罪释放。“这不是一份司法判决,或者法律。”曾经向科学院反映法医证据存在根本缺陷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和法学教授迈克?J?萨克斯表示,“但是将有利于立法和案件审理。”
法律专家预计,该报告将给予辩方律师质疑法医证据和专家证人的有力武器,而法官则会以此提高某些法医证据的采纳门槛,防止专家证词的夸大滥用。
一直在推动法医改革的美国阿拉巴马州共和党参议院的理查德?希尔比认为,假如报告的建议能够被国会采纳,将可推进美国联邦立法。他希望此份报告能够解决美国犯罪实验室研究的燃眉之急,为其提供客观、中立的研究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