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有60万志愿者,然而众多的志愿者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参与活动出现意外时他们的权利如何保障?政府如何保障和激励此项义举……这些问题呼唤填补志愿者立法“真空”。
昨日,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法学院秦前红教授向记
者描述了志愿者立法工作的紧迫性,希望出台一部具有武汉特色的地方性法规,破解相应难题。
秦前红率领的课题组与团市委合作历时7个月,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拿出一份长达18800余字的调研报告。报告从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出发,探讨当前志愿服务工作在“法律真空”中长期存在的不足和发展障碍。秦前红及其课题组还借鉴外地立法经验,结合武汉实际,提出了草拟的《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立法建议稿)。
这份立法建议稿,对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监督和引导,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针对志愿服务组织最关心也最困扰的“娘家”、“经费”等问题,建议稿提出相应对策:设立全市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指导全市志愿服务,在街道和社区,设置志愿服务站(点),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帮助;对资金筹集和管理给予关注,既强调政府加大投入,也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捐资捐助,对企业等主体的捐资捐助,给予税收方面优惠。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