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薛少仙的调研,目前社会上的粮食浪费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大方面:一是种子消耗偏大。由于种子发芽率不高,技术落后等影响,用种量过大。二是收获环节损耗惊人。由于收割机械设备质量不佳及收割粗疏和小规模生产,粮食干燥基本依靠露天,造成粮食损耗。三是储藏环节损失严重。农户的储粮设施非常简陋,极易遭受虫、鼠、霉的侵害。四是运输环节损失与浪费较大,粮食在包装、装卸以及运行进程中遭受雨水、撒漏、污染和野蛮装卸等损失时有发生。五是加工环节损失与浪费加大。人们在粮食消费上日趋求精、求白,致使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成分在粮食加工中被白白地损失掉了,这也是粮食的极大浪费。六是消费环节浪费普遍。一桌菜,很大一部分倒进垃圾桶;学校的餐厅,半个、整个的馒头随便扔掉的现象司空见惯。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学校食堂和餐馆饭店,粮食浪费现象常见,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薛少仙建议,应该尽快通过制订“粮食节约条例”等立法行为,从粮食的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规定有关节约粮食的具体内容,比如促进农业机械化耕作效率的提高;加大农村储粮科技投入,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校、生产企业设计出规范、科学、实用和低投入的家庭储粮仓型加以推广;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粮食加工标准,有效地控制粮食过精、过细加工,提高粮食产成品率。
薛少仙认为,还要明确规定节约粮食鼓励制度与浪费粮食重惩制度。鼓励合理消费、节约消费,重惩浪费者,特别要对餐馆饭店中饭桌上的浪费行为,严厉处罚浪费者,同时规定餐馆饭店业主负连带责任。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