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中澳专家:中国应严格立法推动禁烟

    日期:2009-04-21     作者:王竑昳 编辑 张峰    阅读:717次
 英文《中国日报》4月21日报道:公共卫生专家和学者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立法,并对违反者处以严厉惩罚才是能真正创建出一个无烟环境的良方。

这是专家们昨天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中澳烟草控制研讨会上发表的观点;在该研讨会上,中澳公共卫生专家和学者研究和讨论了两国在烟草控制方面的成就和挑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郑频频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在改进城市环境,控制吸烟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抱怨被动吸烟带来的困扰,原因是目前还有很多公共场所并不属于本市现有的禁止吸烟规则的场所范围。”

据了解,上海首次在公共场所实施禁止吸烟的规定起于1994年,并于1997年修订,其中公共场所只涉及大约10000场所,如医院,学校,博物馆,舞厅,游戏厅,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商店,室内体育场馆以及公共交通场所。

并且企业主如果违反规定,有可能被罚款600至1000元。但吸烟者却不受惩罚。

一位卫生部门官员表示,“如果新法能扩大其覆盖面,含盖本市所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那么将有超过100万的场所是要禁止吸烟的。”

此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傅华教授指出,根据目前的规定将公共场所分割为吸烟区、非吸烟区的做法,并不能降低二手烟对市民的危害。

通过对上海市车站吸烟室内空气微小颗粒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吸烟室内微小颗粒浓度是室外的300倍,这对吸烟者自身及相关工作人员都造成了严重危害。此外,在距离吸烟室5米远处测定,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浓度仍是室外的18倍,空气质量依旧堪忧。

专家们表示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建立起一个“完全无烟的环境”。

悉尼大学公共卫生教授Simon Chapman在研讨会上表示,如何说服中国政府以及立法机构,加强政府官员以及立法委员对控烟项目的关注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拥有很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的支持,如果能够将我们在控烟研究上的成果提交给政府部门,同时得到媒体和大众舆论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控烟运动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的.

根据一项由上海卫生监督机构上个月公布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主表示支持在更大范围的公共场所限制吸烟的做法,大约58%赞成采取更为“严厉”的法律手段进行制裁。

截止目前,由今年上海市人代会期间50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控烟立法,实现“无烟世博”的议案,已进入立法程序,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已纳入今年上海地方立法预备项目。官员透露,新法律将可能覆盖所有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并提高公众对于吸烟控制的认知。此外,是否将吸烟者纳入将被罚款的对象也是新法律中的一个重大的关注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