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律师路]
编者按:1978年宪法恢复了刑事辩护制度,标志着我国律师制度的重建。30年间,我国的律师事业伴随着民主法治的进程成长壮大。徐汇律师的发展与我国的法治进步同行;徐汇律师的实践完善着我国的法律制度;徐汇律师的脚步留在共和国历史的画卷上。
自今年起,我们将陆续走访区内一些律师事务所和资深律师,共同回顾徐汇律师前3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徐汇律师后30年的发展愿景。本期,我们将对上海市德尚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杨波律师的访谈摘要刊登如下:
传奇色彩 快意人生
——记上海市德尚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杨波律师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于中国,是一部记录了时代激荡回旋的民族断代史;而对于体验了教授、律师双重角色的他而言,则更像是一部交织着青春激情、情节跌宕的章回体小说。他生在冰封千里的北国,成长在历史悠久的中原,落户在东海之滨的长江入海口,半生漂泊、四海为家,在众人的眼里,他的经历带着浓厚的传奇色彩,他——就是杨波律师
作为军人后代的他凭借着骨子里固有的果敢、真诚和富有魅力的人格品质,带领律师团队秉持“崇德尚法、尽责无畏”的服务理念,使“德尚”品牌在上海的法律服务业中开始产生品牌效应,在成功的光环背后,留下了他一串串踏实的足迹。
一、追寻知识的梦,高考恢复,他如愿踏入大学殿堂
忽如一夜春风来,30年前的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千万青年潜藏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被点燃了。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8年,杨波怀着渴求知识的梦想,走进了考场并幸运地从61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40.2万名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之一,自此开启了与法律的不解之缘。毕业后,他走上了大学的讲台,在诲人不倦的同时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困苦的民众。2003年他成为上海市德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行主任。作为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大学生,杨波说:“高考恢复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发挥自己才智、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二、选定终生职业,考取律师,他投身于律师事业
“从生到死,法律陪伴人的一生,律师是一个有价值的职业。” 1988年,全国首次面对社会举行律师资格考试,已为人师的杨波再次踏进考场,并最终考取执业律师,开始了被他称为“乐生要素”的律师行业。
从在法律顾问处工作到上海市德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行主任,至今二十一载,律师职业从没有与他分离。杨波律师曾经办理过两任总理朱镕基和温家宝批示的案件、中央政法委挂牌督办的案件、国际上关注的襄阳路礼品服饰市场关闭案、LV公司被侵权案、晕机女、土豆网等网络侵权案等,先后获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宝剑峰自磨砺出”,也正是杨波律师真诚的付出、勤奋的工作,获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赞誉。
三、履行社会责任,无私奉献,他感受社会进步的喜悦
成功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提起杨波律师,人们会告诉你很多与他有关的社会兼职——徐汇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徐汇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代表团副团长,徐汇区劳动协会法律顾问团团长,区总工会、区老干部局、区医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法律顾问,区监察委特邀监察员,中央电视台12套“法律讲堂”栏目专家律师等。杨波律师倡导在市民信箱建立德尚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栏目,与天平街道签约法律援助服务。在他办公室的柜子里,放着一厚摞奖状、获奖证书和聘书,记录了他的成绩:市、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区优秀共产党员、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谨慎的心,秉承着“为人真诚、与人为善”处事原则,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同。杨波律师认为,律师回报社会可以摆脱个案胜诉的得失,站在历史的潮头感受社会的进步。
杨波律师时常提醒自己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要避免使自己陷入到墨守成规的积习中,不断激励自己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他先后在《上海律师》《法制与经济》《中国律师和法学家》等杂志发表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认识和发展律师服务业》《内外勾结伪造金融票证套取银行客户资金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经纪罪与非罪刍议》等文章,并在中央电视台录制数十期法制宣传视频作品,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
四、探索律所管理,树立品牌,他期待辉煌的明天
律师职业是“师徒相授,言传身教”的职业,年轻律师的成长,律师事务所的延续,都带有非常明显的帮教、团队协作特点。杨波律师所在的德尚律师事务所,是一个年轻律师众多的事务所,为使律师凝聚为一个蓬勃向上的集体,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主动拿出自己的案源,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以达到对青年律师的帮教作用;通过律师在线和社区法律服务,让年轻律师树立热心公益事业的信念,推动了事务所的快速发展并先后获得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区文明单位、区新德新风先进集体、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区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年度统计报表先进单位等称号。众多的荣誉彰显他的奉献精神,年轻律师的成长凝聚着他的心血。
杨波律师常常“自嘲”自己是嘴力劳动者,以在大庭广众面前鼓吹法律为业,但他始终认为律师不仅仅是谋生工具,更是他的乐生要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波律师将携昨日的风采,用奋斗者的足迹继续谱出激扬的篇章,为热爱的律师事业奋斗一生。
[律所风采]
编者按:为突出律师在社会服务、城市法治建设特别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市律协决定开展 “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评选活动。为了配合市律协评选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徐汇律师业和律师事务所的建设,发挥我区优秀律师事务所在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面的榜样和宣传示范作用, 自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区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概况,以展示我区律师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期,我们将全国首批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之一——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事迹材料全文刊登如下: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事迹材料
君合律师事务所成立于一九八九年四月,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深圳、大连、海口、纽约、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君合现有74名合伙人,6名顾问,240名律师,人员总计为470人。其中上海分所现有18名合伙人,一名顾问,78名律师,人员总数为140人。
自创立以来,君合一直严格遵守国际公认的律师执业规则,并坚持以建立国际一流的律师事务所为目标,力求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效率、多方位的法律服务。君合敢为人先,以发展高水准的中国律师业为己任,经过十多年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探索,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并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的格局。君合的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业务素质、管理模式、以及显著的工作业绩,确保了在中国律师界的领先地位。
君合先后多次被中国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之一,也多次为当地司法局如北京市司法局、上海市司法局等授予君合分支机构为当地先进集体、文明律师事务所等。此外,君合在国际上也享誉盛名,数次被国际知名的法律杂志评为中国排名最高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向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专业法律服务是君合建所的基石。
高素质的律师团队,是君合实现向客户承诺的基本保证。君合的律师均毕业于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其中许多律师或拥有英、日、美等国一流法学院校的学位,或具有外国律师执业资格和工作经验。
为确保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君合制定了系统的内外结合的培训计划,其中包括不断选派律师到国外深造,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所授课。同时每年都接受一定数量的外国律师来所进行业务交流和实习。君合的目标是将自己的法律服务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准。
君合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律师事务所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协作关系,曾多次代表中国律师主办或出席各类专业性国际研讨会,数次被国际知名法律杂志评为中国排名最高的律师事务所之一。自1996年至今,在国际律师组织(MULTILAW、LEX MUNDI)中,君合是代表中国的唯一成员。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以规范执业为基础、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以党建工作为动力、以研究、培训成果为根本、以员工福利为宗旨,力争成为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的代表。
建所15年来在中国律师业重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先锋作用为业内所共知。君合的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业务素质、管理模式、以及显著的工作业绩,为君合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一体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及一流的通讯设施,更从硬件上保证了君合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在外商投资、收购兼并、资本市场、金融交易、高科技、劳动法、税务及争议解决等领域君合一直保持着国内的领先地位,是规模化且专业门类完整的大型商务律师事务所。
君合设立了中国律师界的第一个奖学金项目,参与捐助了中国各地区的希望小学,为贫困、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并积极参与了国家及有关部委的立法研究、提供无偿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动。
汶川大地震后,君合上海分所即向地震灾区捐款达15.27万元。并通过其他途径参与抗震救灾,包括李骐律师在内的20余位同志报名献血;筹集了4.3万余元资金用于购置医药用品赠送灾民;马建军律师率队代表君合亲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帮助处于重灾区秀水镇的第三小学重建图书馆,并长期同该校保持联系。
潘跃新律师担任徐汇区人民政府区长国际咨询顾问,李骐、马建军、邓卫中律师作为区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积极为区政府建言献策,在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起着积极作用。
君合上海分所多次被上海市司法局授予先进集体等称号,是徐汇区30家专业服务业重点扶持企业中唯一的律师事务所,获得2008区律师事务所突出贡献奖。2008年纳税近3600万元,在全区律师事务所中独占鳌头。
君合所在国际国内上都享誉盛名,先后多次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之一。多次获得国际知名评估机构授予的中国最佳律所的称号。2008年,在《亚洲法律事务》评选君合为“年度最佳中国律师事务所(China Law firm of the Year)”、在International Legal Alliance Summit & Awards评选中,亦荣获了年度中国最佳律师事务所金奖。
君合上海分所对于党建工作也高度重视。所内党支部建设规范有力、党员主体意识强,支部被评为2007-2008年度徐汇区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赵敏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邵春阳律师获得2008年度上海市“两新”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其事迹被人民网、解放日报等媒体刊载。
对于法律专业的追求精神令君合对于律师的培训分外重视,所内培训机制完整、严谨,不仅有针对律师的专业技巧培训、紧随热门业务开展的业务交流培训、还有注重律师多方面发展而开设的综合类培训;同时不定期外请专家到所内培训,增强同立法、执法机构的沟通交流,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君合设有研究部,专事负责收集、整理、研究法律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力量的加强和实施为律所向客户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所内要求每个律师参与非业务工作的时间在每年200小时以上。
秉承以人为本的用人宗旨,视员工为宝贵的财富。君合不但为员工提供了业界领先的薪酬待遇,同时还制定和实施了完善的福利体系。君合的员工有规范的带薪休假制度、人文关怀的病事假制度、定期的员工旅游及文娱活动、自创编制的人文杂志以及各种在君合资助下的体育俱乐部,旨在创建和谐氛围,提升机构凝聚力,建设君合文化。
[消息树]
★8月3日,上海市律师协会和新闻晚报联手举办的“上海律师业30年大事记”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律协35楼报告厅举行。市律协副会长陈乃蔚主持,市司法局副局长刘忠定,市律协会长刘正东,秘书长万恩标,解放日报副总编、新闻晚报主编寿光武出席。区司法局律公科俞福宇、区律工委委员黄荣楠律师、秘书王磊律师参加活动。
★8月5、19、26日,李家麟、周天平、杨波律师分别在区老干部局参加法律顾问(服务)团周三咨询接待活动。
★8月5日,徐汇律师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专题片剧本论证会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召开。区司法局副局长朱志忠主持会议,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文泉,律公科于晟、俞福宇,区律工委主任欧阳润律师,副主任周天平、袁国华、杨波律师出席。会议上,局领导与各位律师对剧本的细节进行了逐条的审核,交换了彼此的意见,丰富充实了剧本的内容。
★8月6、13、20、27日,唐文华、李家麟、徐伟奇、陈世福律师分别在区信访办参加区党政领导周四接待群众来访活动。
★8月11日,市律协刑事法律研究委员会在35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交通肇事热点法律问题研讨会。区律工委副主任杨波律师,汪敏华、余向栋律师代表徐汇区参加会议。会上,与会律师着重对醉酒驾驶入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杨波律师建议,对酒后驾车绝对要“零容忍”,完善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制裁的衔接和过渡,从预防的角度加大惩处交通肇事违法行为的力度。这一观点,引发了大多数律师的共鸣,《文汇报》、《检察日报》声音周刊也为此作了特别报道。
★8月13日,区司法局、律工委在市律协35楼第一会议室联合召开工作会议。副局长朱志忠主持会议,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文泉,律公科于晟、俞福宇,律工委主任欧阳润律师、副主任周天平、袁国华、杨波律师,缪林凤、李家麟、傅强国、毛列群、葛珊楠、史五大、吴鑫、徐申明律师参加。会议就我区纪念律师制度恢复30周年的活动日程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部署。
★8月14--18日,区律工委副主任杨波律师受邀参加由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和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律师国际法培训”课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专家Nico Schrijver教授、荷兰刑事律师Joost Italianer对“国际人权法”进行了介绍。
★8月20日,区律工委副主任杨波律师在区劳动协会参加徐汇区劳动协会法律顾问团律师坐堂服务活动。
★8月20日,针对律师对市律协业务研究委员会设置问题的不同意见,市律协召开各区县律工委座谈会。会议由市律协副会长李慈玲主持,我区律工委副主任袁国华律师、秘书王磊律师参加。会上,各区县律工委负责人积极发言,同时借鉴外地律协的经验提出了各自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8月21日,区律工委秘书王磊律师对律工委副主任杨波律师进行了专访,杨波律师回顾了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以来的执业生涯。
★8月24日,区司法局、律工委联合工作会议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召开。区司法局副局长朱志忠,律公科于晟、俞福宇,区律工委主任欧阳润律师、副主任袁国华、杨波律师参加。会上,对《关于徐汇区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意见(试行)》(讨论稿)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人员把握原则、强化细节,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
★8月25日,徐汇区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测评会在青松城大酒店召开。会议由区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张向荣主持,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文泉,副局长张喆、朱志忠,王一平、张妙英、赵彩燕出席。会上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批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律师、优秀律师事务所进行了表彰。
★8月25、26日,区律工委副主任杨波律师、王庆珍律师作为特邀行政监察员参加了区依法行政督察组对漕河泾街道、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依法行政工作督察。
★8月27日,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与我区律工委联系,希望联合举办“律师执业发展与媒体参与”讲座,旨在透过媒体平台展示徐汇律师的良好风采。
★8月28日,区律工委副主任袁国华律师为委托人的经济利益着想,积极联系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促成该公司为委托人的诉讼财产保全提供担保,免除了委托人资金被占用的经济负担,受到案件当事人的赞扬。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