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

中美德三国律师为中国企业把脉 知识产权竞争须调整攻防战略

    日期:2007-05-22     作者:朱晨欢记者杨联民    阅读:1,432次
    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事实上就是一场知识产权竞争,中国大部分外向型企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要从防御型战略转变为进攻型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前提就是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企业知识产权论坛上中美德三国11家律师事务所为中国企业把脉后提出的建议。
据悉,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知识产权是一把锐利武器。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充分运用这一武器于国际竞争。而中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起步较晚。按国际竞争的一般规律,随着一个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它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时,知识产权往往会成为竞争对手的进攻武器。据美国Tow n send and Tow n send and C rew律师事务所律师欧理查(R ich a rd T.O gam a)介绍,知识产权纠纷最初于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的企业间产生,90年代扩大到韩国和中国台湾,新世纪以来重点转移到中国大陆。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称,337调查中的相当一部分就是针对中国的企业和产品。2006年在美国受到知识产权指控的70%属于电讯产品、电脑及配件、一般电子产品,而其余30%为医疗产品、重机床、药品、乐器和鞋类等。
来自美国的8家律师事务所普遍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是很多国家关注的热点。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在寻求各种各样的专利来保护自己公司的知识产权,同时采用各种方法避免自己公司侵犯其他公司的产权。美国Tow n send and Tow n send and C rew律师事务所另一位律师茅怀洲博士称:商场就是战场,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赢得战争。而要打这场战争有两种战略可以作参考,即:进攻型战略和防御性战略。显然,中国大多数企业目前打的是防御型战略,因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而改变这种地位或局面,必须从防御型战略转为进攻型战略,而进攻型战略的前期是要坚持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位对中国企业颇有研究的律师说,在进攻型战略中,要保护自己的产品,就意味着要及时识别优秀的发明,这个发明不仅仅指复杂的技术,也指简单易操作的技术。公司要鼓励工程师将技术交给专利委员会,及时地将这个简单的技术变成一个武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仅保护了自己的产品,也为阻止对手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他表示,鼓励积极创新、及时发现创新、申请专利,这么做的好处在于,即使将来公司本身没有运用已经申请到的专利,也可将其作为进攻他人的有力武器。具体地说,专利作为一个公司的财产,是商业战略的一部分,专利可以为企业得到高额的弹劾费用。就中国整个市场而言,企业对进攻性战略缺少敏感度和热情,主要是因为还没有人尝到甜头,任何创新举动的发生都伴随风险,企业家们应当明白进攻的武器往往是最好的防守盾牌。
据悉,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如今知识产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已经越来越高,资本和原材料已经不是竞争优势的取决因素。在知识产权体系发达的美国,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其经济发展的支柱,这也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与会者认为,从企业角度上看,知识产权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品牌化与知识产权的维护及企业的创新密切联系。企业如若没有创新能力就会失去市场占有额,反之企业若是没有使用好知识产权这个武器也会使创新的效益大打折扣。通常情况下,一个只有创新而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往往会沦为他人的制造工厂,企业的获益有限。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