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书画拍卖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保真方式———司法保真,目的是推出法律意义上的书画真迹,但这种保真方式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却受到专业人士和法学专家的质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为了吸引更多的买家,各家拍卖公司各显神通。日前,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就打出“司法保真”的招牌,据称,其推出的全部拍品均附有司法鉴定机构颁发的、由作者本人签字确认的《书画作品防伪鉴真证书》。 这是继用印泥、纳米、指纹技术来为书画防伪保真后的又一新招,按照该拍卖公司的说法,有了这份带有法律效力的鉴定证书,收藏者既可用来鉴定、保真、防伪,还可作为一切诉讼的证据。“司法保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否真的具有法律效力,能为书画保真呢? 司法保真二度举槌 据了解,北京和畅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7月初举办“第二届司法保真书画作品拍卖会”,与今年初举办的“首届司法保真书画作品拍卖会”一样,此次拍卖的书画作品均由北京华夏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防伪鉴真处理,并颁发经书画作者本人签字确认的《书画作品防伪鉴真证书》。书画作品的拥有者可随时随地通过“中国书画鉴真网”查询作品的真伪。 目前拍卖会正在紧张准备之中,届时将有100余名书画家的700余幅作品参拍,现已有包括杜滋龄、王玉良、苗重安、李乃宙、李宝峰、孙志均、谢永曾等数十位画家的数百幅书画应用了“司法保真”防伪技术鉴定。 何谓“司法保真”? 据这家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所谓司法保真,是对参加拍卖的当代名家的所有书画作品,都要在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并确认在画作中留下科技防伪标记,最后由鉴定中心出具包括书画作者签字的《书画作品防伪鉴定证书》,此证书可用来鉴定、保真、防伪,还可作为一切诉讼的证据。 为这些书画拍品提供鉴定证书的华夏物证鉴定中心,是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而不是社会上一般的鉴定公司。该鉴定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在书画作品上设置防伪点,同时盖上钢印,据称,这样的鉴定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可省略重复鉴定 既然“司法保真”也要通过技术手段设置防伪点,同其他技术防伪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印泥、毛发、指纹保真的方式不能作为法律依据,指纹只是说明你接触过这幅画,而不能证明这幅画就是你的。而他们的“司法保真”不仅在司法鉴定机构作防伪点和备案,而且还有画家本人的签字。 只要是经过鉴定且出具鉴定防伪证书的书画作品,今后无论几经转手,历经几代,鉴定防伪证书都可以作为转让、鉴定的证据而存在。在以往的保真拍卖会上,大多是作者亲临现场进行监督与证明拍卖品系作者创作,而司法保真则省略了这一过程。 据这家拍卖公司的负责人林伟介绍,举办司法保真拍卖的目的是推出法律意义上的书画真迹。曾经有许多书画真假的“笔墨官司”最终不了了之,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法院无法认定书画作品的真伪,司法保真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以此来维护书画家的知识产权和维护书画收藏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效力值得商榷 如此说来“司法保真”不但可以证明藏品的真假,而且一旦有了纠纷还可以拿来作为打官司的证据。然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群却认为,《书画作品防伪鉴真证书》即便是由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出具,但它也不能算是司法鉴定证书。 据赵群教授介绍,所谓“司法鉴定”区别于一般的鉴定,强调的是在诉讼过程中,为诉讼活动提供鉴定服务。鉴定公司给你出具的所谓“司法鉴定”,只是与普通鉴定的叫法不同而已,并不是法律所讲的证据。一旦真打起官司来,对方在诉讼后一般都会对这份鉴定提出异议,而法院会指定鉴定机构来重新做司法鉴定。 与书画鉴定是两个范畴 “司法鉴定和书画鉴定完全是两个范畴,用司法鉴定来保真书画不具备权威性。”上海静安书画院院长宣家鑫认为。 宣家鑫说,“司法保真”拍卖在实际操作中存有两大问题。首先,书画鉴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由于缺乏科学的可量化标准,至今采用最多也是比较权威的方式,就是依靠鉴定专家的经验和眼力。而所谓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并非书画界的权威,何以能出具鉴定证书来对书画进行司法保真。 另外,既然已经有了司法鉴定机构的权威鉴定,为何还要画家本人在鉴定证书上签字确认?这本身就自相矛盾。从画家本人那里征集来的作品,实际上还是画家本人鉴定,所谓的“司法保真”只不过是戴上一个好看的帽子而已。再者,如果是已故画家的作品,司法保真如何来做到让这些故人签字确认呢? 对书画保真无指导意义 这种“司法保真”拍卖对于书画收藏爱好者而言能否规避风险呢?书画界人士认为,所谓的保真作品都是当代的、在世画家的作品,并非收藏市场上的主力,因此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一位书画收藏家认为,从鉴定方法、防伪保真手段上看,所谓的“司法保真”和一般的拍品保真大同小异,只不过是通过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算是和法律沾了点边。但找些拍卖市场的非主流画家做“司法保真”,有些作品本身的市场价值就不高,甚至几万元都卖不到,又有什么保真的意义呢?这种所谓的司法鉴定保真拍卖看上去更像是拍卖公司的炒作。 以往不少拍卖公司也曾经推过各种形式的保真拍卖,但多数都是短期的轰动效应,并没有长久的市场竞争力。书画投资者要使自己购买的作品保值增值,仅仅依靠一纸保真证书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