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将市依法治市办和市普法办合并,并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设在市司法局,为形成大普法格局奠定了领导基础和组织基础。市委、市政府转发了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司法局共同研究制订的全市"五五"普法规划,市委召开了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五五"普法工作。各区和行业部门都制订了"五五"普法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为提高普法队伍的素质,市普法办举办了多期针对基层、行业部门的培训班,2007年还组织普法骨干赴欧洲开展培训。
为充分发挥普法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市普法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策划开展了系列大型法制宣传活动。2006年2月在广东省率先实施"树立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稳定"系列法制宣传方案,联合深圳特区报在全市开展"做个讲法治的现代公民"大讨论,加大对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通过合法方式表达合理诉求。市、区普法部门创设了多种普法平台,在媒体开辟"法制新观察"、"普法赛场"、"司法天地"、"法律服务"等专栏普及法律知识;建立了深圳市育新学校、罗湖区笋岗街道湖景社区、宝安区灵芝公园、宝安区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等四个法制教育基地;市普法办连续两年向全国征集法制宣传公益广告,将获奖作品制作成宣传展板在社区、工厂、学校巡回展览;开设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聘请国内专家学者和市普法高级讲师团为市民已开讲18场。
深圳市普法部门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有效提高各类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在公职人员中形成学法内容适时调整、法制讲座经常开展、专题培训普遍进行、学法方法灵活多样等四大特点;对于劳务工普法则力求趣味化、实用化,以全彩卡通画版《深圳市劳务工学法用法读本》和配套法规为依托,采用法制文艺、法制电影、趣味普法、法制展览等形式送法进厂,根据第三方调查公司所作深圳市流动人员学法用法调研显示,劳务工不同程度听到、看到或接触到法律宣传活动的占96%;青少年学生除以课堂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课堂外,还创造性地推行聘请法制副校长和"一校一警"制度,全市496所中小学校总共配备了920名法制副校长和校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普法宣传进企业"等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社区居民普法与"法律进社区"相结合,以司法所为依托,组织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志愿者等五支队伍进社区,定期开展免费咨询等公益性活动。全市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2个,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584个,专、兼职调解员16480名,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604个,6000多个法制宣传栏覆盖全市主要社区、工厂、学校,全市有231家律师事务所4000多名律师进驻全市604个社区,覆盖率达100%,让老百姓足不出社区就能及时学到法律知识、得到法律服务。
为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深圳探索建立了一套普法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行业普法工作责任体系和普法工作评估体系,定期、定时、定量开展普法绩效考核,市普法领导小组2007年6月20日至22日组织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全市6区和6个行业部门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采取查阅文件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组还对各区推荐的社区、工厂和学校的普法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从考核的情况看,自"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各区和行业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普法工作,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普法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了与国际化城市接轨的步伐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