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妙手促和谐——记坐堂信访大厅里的徐汇律师
日期:2007-04-18
作者:徐汇区司法局公律科
阅读:2,690次
铁肩担道义 妙手促和谐
——记坐堂信访大厅里的徐汇律师
2007年4月6日,老上访户王某前来徐汇区信访办上访,他惊奇地发现,和以往不同的是,在接待大厅中,接待他的除了信访办的工作人员,还有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某,多次上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的动迁房的安置问题,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王某就自己信访事项中的法律问题向律师进行了咨询,值班律师详细分析了案件中的法律关系,并就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法律建议,在听完律师的建议后,王某表示,对于律师的建议,他会回去好好研究,并且对律师的法律解释深表满意。
目前,徐汇区共有专职律师900余名。面对如此丰富的法律服务资源,通过何种渠道整合并在化解信访矛盾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一直是徐汇区司法局与信访办研究的课题。
整合资源 建立信访矛盾化解新载体
2007年4月6日,徐汇区法律援助(信访)工作站和律师工作(咨询)室正式揭牌成立。从这天起,每周一和周五的上午9点至11:30,50多名自愿报名的优秀律师将轮流走进信访接待室,免费为上访群众和信访机关提供法律服务。铁肩担道义,妙手促和谐。律师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的角色在此项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访接待方式,以法律援助为载体,让律师服务、法律援助与信访工作充分结合,是满足信访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合理疏导信访矛盾,缓解政府信访压力的有效途径。接待过程中,值班律师将认真解答信访当事人的法律困惑,引导其合理表达诉求,通过最合适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妥善解决纠纷,并为符合条件的信访人代理申请法律援助,为相关部门办理信访件的复查复核、处理疑难信访矛盾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为徐汇的改革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发挥优势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2006年8月,47个农民工到徐汇区信访办上访,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原来他们是一群在某娱乐场所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该场所经营状况不佳,已拖欠了他们数个月的工资。得知案情后,区信访办随即联系了区法律援助中心,中心用最短的时间为他们办妥了法律援助的相关手续。最终在律师的努力斡旋下,47名农民工拿到了应得的工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一场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徐汇区天平街道一位久病不愈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与主治医生发生了严重冲突,并多次持刀冲进医院,扬言要杀死医生全家。区信访办与司法局协商后,决定通过法律援助的形式解决双方间的纠纷。最后,经过律师的反复协调,医院因自己的过失对患者进行了一次性赔偿,本案得到了圆满解决。
通过多次疑难信访矛盾的化解,徐汇区司法局和信访办意识到,律师在参与矛盾调处中所具有的中立地位,有助于缓解上访人对政府的对立情绪,能有效减轻政府的信访压力。同时,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律师能从法律角度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对事件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正是基于这样考虑,在多方努力下,律师终于走进了区信访办,成为化解信访矛盾的“坐堂医生”。
勇挑重担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不仅有助于增强上访者的法制观念,消除他们“信访不要钱,一泡泡半年”、“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等模糊认识,帮助上访者走出心理误区;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政府的依法行政观念,督促政府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服务为民。自2005年开始,徐汇区组织了区内多名知名律师陪同区领导参加周四信访接待,在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信访群众和信访干部的欢迎。
当前正值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政府面临着巨大的信访压力。一些群众遇到事情,无论对错就要找政府,都要领导出面解决,但政府也需要依法办事。这种情况下,律师的介入就帮了政府的大忙。律师参加信访接待,既能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也能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我们相信,随着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不断深入,其优势将逐步显现,徐汇也将变的更稳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