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昨天的两会现场了解到,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表达了对群租现象的关注。市人大代表洪克敏在自己的书面意见上提到,要对租贷房屋设立规定并落实机制。她认为,新公房外来人员租赁房屋群居现象日益突出,老城区多数人员拥挤于一个小房的现象无法管理。
洪克敏代表建议,对群居要严格管理,甚至取缔,政府还必须指定一个执行部门来管理。租贷房屋还要明确规定,新公房人均7平方米,老房子人均4平方米。这样,有了指标,就便于控制每间房间的人数,严控群居。
“闸北一小区原本只有88户居民,群租后膨胀到了‘900户’。”无序群租正在泛滥成灾,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政协委员朱树英就提出,要尽快对《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进行修改,将群租的管理纳入《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的调整范围。朱树英建议,“将需要规范管理的群租与合法的房屋租赁区分开来;在《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中增加群租的专门章节。”同时,建议加强现有的执法力度,大力加强群租管理。
昨天是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的第一天,本报也同时推出了两会互动热线62876000。记者从市民昨天的来电中选择了两个问题,与政协委员作了沟通交流。
本报记者王婧
市民心声:金沙江路常年拥堵
家住建德花园的张女士为金沙江路常年拥堵而烦恼,在得知本报推出两会互动热线时,她在第一时间打进了电话,托记者把她的心声带上“两会”,请代表委员帮助自己向有关部门呼吁一下,“这个路段几乎24小时拥堵,实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委员回应:已开始考虑并解决
同样住在普陀区的市政协委员张刚对张女士的烦恼心领神会,表示“那个地段交通的确拥堵”,不过他告诉记者,日前在和普陀区政府部门开会时得知有关部门已开始考虑并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张刚表示,本报推出的这个互动热线很好,市民和政府部门的沟通机会毕竟没有委员这么多,政协委员可以充当市民和政府间的沟通桥梁,把民情民意带给政府部门。
市民心声:类风湿药品价格高
市民袁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称,虽然上海为减轻市民医药负担对药品作过多次降价,但类风湿关节类药品从未调过价。她想问问代表委员:能否就降低类风湿关节类药品价格这个问题呼吁一下。
委员回应:调查后据情况处理
医卫界委员武俊青表示,减轻百姓医药负担是必要之举,但如果要针对某一种药品降价,则需经过谨慎调查和研究。她表示,很重视市民的这个想法,接下来她会作一些调查,如果类风湿关节发病率在上海地区偏高,药价也的确偏贵,她会考虑递交提案,但如果只是某些进口药价格偏高,而市民又非进口药不买的话,她会劝市民扭转观念,因为药品的疗效和价格并非成正比关系。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