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考核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业内动态

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培养第一代公益律师

    日期:2007-09-26     作者:程芬    阅读:2,329次
     两年免费为农民工追款千余万

“陈迪忠,你先领1000元。”

“徐显杰,总共3933元。”

9月7日中午,在北京市丰台区一个简朴的会议室里,佟丽华和时福茂守着一叠钞票,一张一张地清点着。十多位来自湖北省阳新县的装修工,激动而紧张地围在旁边。

这情景,像极了工地上发工资的日子。

然而,这里不是工地,佟丽华和时福茂也不是包工头。相反,他们是“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公益律师,使命就是免费帮农民工追要血汗钱或工伤赔偿。

“我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给农民兄弟发钱。”当陈迪忠一笔一画地在表格上签名时,佟丽华捏着10张崭新的百元钞票,不失幽默地挤了挤眼睛。

佟是全国知名的公益律师,一向蹙着眉头显得很严肃,只有委托人的血汗钱真正讨回来时,他才难得轻松地舒展开眉头。

这次,工作站的吴丰敏律师帮这些人讨回了已被拖欠整整一年的3.8万元工资。

这个数目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佟说,工作站成立两年,已经受理援助案件2198件,现已结案1334件,切实帮农民工得到10,778,329元钱。

千万元维权成果的背后,是数千农民工的艰难讨薪索赔路和一代公益律师的敬业精神。

两年帮助了6万多农民工

2005年9月8日,佟丽华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律师成立了“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民间机构,部分经费来自政府购买服务,部分来自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

“打官司”不是工作站的全部内容。实际上,除了每天受理3个以上的案件,律师还要提供大量的“咨询、培训、研究”等服务。目前,工作站通过两部免费咨询热线、面谈、来信以及网上咨询等方式提供政策法律咨询,两年共接待欠薪案、工伤案、合同纠纷等咨询案件10356件,涉及6.3万人次,涉及金额至少3.3亿元。

很多农民工欠薪案件都是群体性案件,如处理不善,容易导致围堵政府机关、爬楼扬言自杀等事件发生。这时候,律师们就要稳定当事人情绪,引导他们依法解决纠纷。

9月7日,记者在工作站碰到了河北籍民工郭增光,他因五年讨薪的曲折经历而小有名气。2001年10月,他和67名工友遭遇恶意欠薪3万余元后,20多次往返于老家与京城工地之间讨薪,无果,反遭毒打。多次投诉、求助十几个部门机关,无人受理。绝望之下,他和工友竟然共饮鸡血酒,找到大砍刀,准备砍死老板后集体去自首。

“这时候,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个法律援助中心对我的遭遇很关注。第二天,我将信将疑地去了。在一间写着‘主任办公室’的屋子里,一位和我年岁相当,精神、帅气的律师起身相迎,说,‘您就是郭增光吗?’他和我握手,倒了杯水递给我,然后详细了解案情。”

“帅气”的律师就是佟丽华。郭增光说,这是城里人第一次主动和自己握手,至今还铭刻在心。

中午,佟丽华安排工作人员带郭吃饭,劝他不要采取激进行为,还说:“你们的事我管定了,不管多大困难,我不收你们一分钱。”

郭增光不敢相信。“在我的认识中,律师不会免费服务的!”

然而,在后来三年一波三折的举报、立案、调查、取证、诉讼、庭审、判决、公告与执行中,郭50多次与几位律师一起办案,了解到他们都是不拿政府薪金的公益律师,终于相信自己“遇到大好人”了。

“这几年交往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郭增光告诉记者,讨回血汗钱后,他边打工,边给工友讲法律,曾成功制止过几场欠薪案件的发生。最近,他在准备成立一个民工维权组织。

“如果没有和佟主任、时律师的接触,不受其崇高人格魅力的影响,我是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思想和认识的。”郭增光严肃地说,目光里流露出对公益律师们的无比崇敬。

培养第一代公益律师

中国律师行业已经有刑事辩护律师、知识产权律师、房地产律师等专业的律师群体。在有着2亿多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将影响到中国6亿以上农民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农民工律师群体的产生及发展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时代意义。

“我目标中的农民工律师是指全职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律师。他们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办案技能,只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不办理其他收费案件。”佟丽华说,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最大的意义,在于依托这样一个专业公益机构,培育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律师。

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现有15名律师,他们每天都在处理农民工案件,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办理农民工案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都非常熟悉,因此成为第一代专业农民工法律援助律师。

不过做这一行,“专业”之外,还要有勇气直面恐吓、威胁。去年9月8日下午2点,三位焦急的农民工走进工作站,说13名被拖欠了3个月工资的农民工被扣在印刷厂里,厂长扬言“谁要工资就打谁”。工作站立即安排三位律师前往调解。刚到用人单位几分钟,四五辆轿车就停到他们身后,钻出来约20个年轻人,身穿运动服,脚穿尖头皮鞋,一直盯着律师。

两个多小时的谈判后,厂长同意放人并支付两个月的工资。然而第二天,律师通知13人去领钱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去。律师只好自己到工厂代领工钱,然后发给大家。

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律师认为不应当放弃剩下那个月的工资。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2006年11月4日,他们向昌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工厂老板十分气愤,当即给律师打电话:“我要让你们永远在北京消失!”仲裁开庭时,厂长怒气未消,对两位律师说:“楼下有6个人在等着你们,咱们走着瞧!”

好在正能压邪。在仲裁员的主持下,厂长同意支付剩余工资。11月17日,尚存顾虑的两位援助律师到印刷厂领钱,还安排一位律师在外边接应。这次,厂长态度大变,主动配合了工作,13名农民工拿到最后一个月的15068元工资。

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办理了许多典型、复杂的农民工维权案件,这不仅让当事人获得了公正对待,而且也让同样境况下的劳动者受益。1995年,徐延格来到肯德基公司打工时,公司要求他和所有的仓储员工都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2005年徐延格被解雇,肯德基公司认为他不是肯德基的员工而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站的律师不仅解决了徐延格和其他当事人的补偿问题,而且还与肯德基公司中国总部达成协议:除特殊情况外,该公司在中国停止使用劳务派遣制度,原先使用的派遣员工转为直接聘用人员,并认可其以前的工龄;新员工直接与肯德基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据佟丽华介绍,该案件使肯德基公司在华数千员工至少直接受益数千万元。

目前,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推动下,北京工作站的模式已经在另外20个省推广。但是佟丽华认为,“这个模式能否真正推广,最关键的是能否有这样一批人,敬业、奉献,为农民工服务的状态已经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法律援助改善行业形象

2006年1月22日晚上9点左右,刚回到家的时福茂律师接到一个电话,说工地上有50多个民工为了讨工钱和老板发生冲突,眼看就要出事。

向佟丽华汇报后,时福茂找了一个律师到工地作调解。为了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能拨110报警,时福茂的爱人也一起来到工地。两位律师和老板谈了大约6个小时,最终让对方给这55名农民工支付了47000元的工资,而他们直到凌晨3时30分才离开。

不久,农民工任学东写了一封感谢信,他说:“我在北京打工,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律师。这一切让我特别踏实,觉得还是在北京打工好。”

这样的故事举不胜数。记者数次造访北京工作站,印象最深的,是挂满了会议室墙壁的锦旗和满柜子陈列的奖章奖杯。佟丽华说,工作站成立不到两年,收到农民工锦旗58面,感谢信31封。

“还有很多人要送锦旗,我们说挂不下,别浪费钱了。”

工作站有一本《工作手册》,对接电话、接待来访者的细节也有非常具体的要求。不少人到工作站申请援助时,已经贫困潦倒、衣衫不洁、头发蓬乱,甚至几个月没洗澡了,但工作站的律师总能热情地接待他们,给他们端一杯热水,与他们坐在一起,认真倾听并记录他们的遭遇。

工作站严禁律师接受当事人的任何钱物、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向受援人报销任何费用,还规定外出取证、出庭时,必要的交通费、用餐费等都由律师出钱。一位姓张的农民工说,他和20多位工友曾执意请吃饭,律师答应了,但是他去结账时发现律师已悄悄把饭钱付了。

两年前,14岁的小于(化名)发生工伤导致左臂被截肢。在律师的帮助下,案件经过一审、二审,法院判决用人单位赔偿小于858456元。可是在执行中,对方转移了资产。律师到相关部门跑了30多趟,接待当事人、联系案件进展情况100多次,目前已为小于拿到20多万元。于父不胜感激,用报纸包了5000元钱塞到时福茂的抽屉里。然而,时一打听到他的账号,就把钱寄回去了。

工作站的律师,不仅令得到援助的农民工感激,也让同行敬佩。9月7日,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周纳新给工作站送来10万元资助款。正好听到农民工讲述律师帮助他们维权的故事,这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忍不住哭了。

“我知道农民工律师很辛苦,没有多少收入。”她说,2006年北京律师行业业务总收入达到70多亿元,创造这么多收入,肯定有很多艰辛和危险,但是“没想到有他们这么苦。”

时福茂告诉记者,工作站律师的平均月薪3000元。但是两年来,15位律师中,只有两个人离开了工作站,“一个考研了,另外一个转道做了商业律师。”

这样的收入、这样辛苦的工作,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

“嗨,上了贼船,跑不掉了。”时福茂开了一句玩笑,继而诚恳地说:“手头的案子太多了,没有时间想别的。其实这里案源多、成长快,而且职业环境好,不用像商业律师那样费心思搞歪门邪道。收入是低些,但是很稳定、够生活。”

“你不进来可能会无法想象,但是一旦进来了,你就会爱上这一行。”

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出于“仰慕”在这里实习了一个月的北外法学院学生徐奥林说,他见识了农民工律师的敬业和辛勤,也体会到“人生无求自高尚”的境界。“若干年后,在我们中间,会诞生第二代、第三代甘愿为农民工服务的公益律师,我坚信,这些律师也会拥有相同的品质。”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0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