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雪峰介绍,今后律协将视具体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新闻通报会,律协希望通过此举使社会各界对北京律师行业和律师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彭雪峰透露,对有“不良记录”的律师向公众公开的制度已制定,如果当事人的投诉得到核实,就会进行公开,以使公众能甄别、了解到好律师。但是对于是否推出“大律师”的问题,彭雪峰明确表示,由于没有标准,所以目前暂无考虑,将把没有“不良记录”的律师都视为好律师。
海淀各社区设“专职”律师
本报讯(记者王晴)今年底,海淀区所有的社区居民将不用出社区,就能够得到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前天,海淀区12家律师事务所分别与曙光街道办事处的12个社区签订了《共建和谐社区法律服务协议》,让数万社区居民有了自己的“私人律师”。
据介绍,律师事务所将为社区提供参与社区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为社区的日常工作及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为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提供法律意见并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案件;为社区内低保户、烈军属、残疾人提供法律帮助等。据悉,海淀区将于今年年底在全区563个社区实行这种工作机制。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