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助青年律师事业腾飞———记市律师协会积极构建青年律师成才机制
日期:2007-08-31
作者:党文俊 法治报记者 葛子长
阅读:3,996次
在上海近9000名律师中,30岁以下的青年律师占17%,35岁以下的青年律师占41%,40岁以下中青年律师占57%。因此,扶植并支持青年律师健康成长,关系上海律师队伍的未来。近几年,上海市律师协会在构建青年律师的成长机制上动足了脑筋,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拳”,造就了一支优秀青年律师队伍,一批复合型优秀青年律师人才正脱颖而出。
“市青联欢迎更多的优秀青年律师凝聚在市青联周围,为优秀青年律师的事业拓展,搭建组织平台、展示平台、交流平台、信息平台。”这是团市委书记、市青联主席马春雷不久前专访上海市律师协会时作出的表示。
马春雷说,优秀青年律师是本市青年群体的杰出人才,对上海法治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团市委和市青联将在“青年律师评优”、“青年律师与青年企业家交流”、“青年律师宣传”、“打造青年法律工作者组织平台”等方面与市司法局、市律协展开合作,扩大本市青年律师在全市青年中的影响力,提高青年律师在社会中的美誉度。
市司法局局长缪晓宝在交流中也指出,按照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上海将拥有1万名专业律师,每年的新增律师主体是青年律师,提高青年律师的执业水平对提高上海律师的整体素质,意义深远。
市律师协会会长吕红兵在团市委对本市青年律师群体进行调研时发言说,青年律师是上海律师的主力军。从着眼未来考虑,律师协会近几年在扶植青年律师发展,构建青年律师成材上海机制上可谓不遗余力。值得庆幸的是,一大批懂外语、精法律、熟经济的复合型优秀青年律师人才已经脱颖而出。
“上海市律师协会十分重视青年律师的成才环境,在今年3月的第七届律师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青年律师群体成了重要的‘议题’之一,律师协会附上了一份关于青年律师现状的5000多字的研究报告,供与会代表讨论。近两年来,市律协多次召开青年律师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在做好青年律师生存和发展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举措,通过实施专项培训、专题交流、境外学习等有效途径,为青年律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对青年律师的关注与日俱增,对扶持青年律师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徐晓青说。
其实,邀请团市委书记来协会访问,正是市律协关注、扶持青年律师成长与成才的举措之一。就在同一天,全国第一个针对青年律师群体设立的扶助型专项贷款项目也在上海市律协诞生。
先创业,后还贷。在上海,初入职业圈的青年律师可以不再为基本生计问题而烦恼。
“律师展业贷款”是上海市律师协会与中国银行针对准备创业的青年律师而合作推出的一种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律师展业贷款”的最高贷款额达到了50万元,最长的有效期限为一年,贷款无需任何房产或实物作担保,仅凭律师的纯信用即可。这些条款的设置,都是市律协与中国银行精心研究的,这一系列相对宽松的条款设置,显示出对青年律师扶植的力度相当大。
“律师展业贷款”是银行业与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创新的成果之一,作为全国首创,该业务把银行产品的现有特点和律师群体的个性需求有效融合,为本市青年律师执业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已经申请并有幸成为获得首笔贷款的“幸运儿”的市才富律师事务所的青年律师罗兴示说:“我这次申请的50万元信用额度,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投入在事务所经营方面,主要考虑为事务所新进律师引进一些新的培训课程,以及律师事务所在现有主要的金融地产法律领域的法律服务产品的细分及推广。另一方面,部分贷款将用于自身的求学深造,包括法律和经营管理类的学习深造。”
为了给青年律师减负,让他们轻装上阵。市律师协会还对青年律师个人会费缴纳实行“一免二减半”的政策,即第一年执业的新律师个人会费全免,第二年减半征收。
同时在律师的培训上,市律师协会也是大手笔。每年,他们都要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新律师培训,并将已取得律师资格但尚未获得执业证的青年律师纳入新律师培训计划,每年组织新律师在青浦律师培训基地集中培训两周,每人每天包括生活费在内的100元费用全部由律师协会从会费中拨专款支付,新律师不承担任何费用。
“请进来,还要送出去”。从2002年以来,市律师协会每年都要选送优秀青年律师赴境外培训选拔。至今已有六批52名青年律师赴香港、澳门学习和培训,为此,市律协补贴了大部分生活费用;今年,律协还与美国肯特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邀请法官与教授来沪为青年律师上课,并在上半年选派了10名青年律师赴美国肯特法学院学习。
为了让青年律师成长有更好的环境,律师协会还从会费预算中专门设立扶持青年律师的资金,专项用于扶持青年律师;今年上半年律协还与10位东方大律师共同设立20万元的“青年律师成才奖励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律师健康成长。
倾听青年律师的呼声,反映他们的诉求,沟通与青年律师的信息渠道也成为律师协会责无旁贷的任务。这几年,律师协会经常性地邀请青年律师代表旁听律师代表大会,倾听青年律师的心声和要求,鼓励青年律师关注律师事业和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定期举办各种青年律师论坛、读书会等青年律师喜闻乐见的活动。此外,迄今为止还举办了10期青年法律人沙龙和两期沪港青年律师沙龙,为青年律师创办学习交流的平台。
而在拓展青年律师的服务平台上,律师协会也动足了脑筋。比如与上海社会服务局、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合作推出以青年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服务平台”,目的是为青年律师拓展视野,开拓更为广阔的服务平台。
吕红兵指出,上海律师的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一五”规划》以及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优先发展包括律师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全国人大正在审议的《律师法》修订稿对律师的“定位”:“三个维护”———“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明确了律师的性质,确立了律师的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加之领导重视,政府支持,为律师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开辟了广阔前景,青年法律工作者在建设法治城市的实践中将大有可为。
多方关心 搭建平台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