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第一案”催生首例直播
2003年5月21日,备受瞩目的“非典第一案”在海淀法院公开审理,当时,本市正处于防治“非典”攻坚阶段,“两高”也刚刚颁布《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各界群众对被告人张月新是否构成犯罪、怎么判处空前关注。
法庭空间狭小、特殊时期更不适宜人员聚集,怎么办?法院决定利用互联网对案件庭审过程全程直播,这是本市法院首次尝试网上直播审判。长达3个小时的庭审过程,法院在网上共播发3万多字、20余幅图片。“被告人张月新在购买食品时使用假币,被货主识破后,谎称自己患有非典型肺炎,公然强拿硬要他人食品,并搅乱他人正常经营活动,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当最后的判决书出现在网页上后,已有1.5万余名网民收看了直播,浏览量达到142万次。“判得好”、“判得有理”等帖子充满了留言簿。
网络庭审直播进了农家院
首次直播成功后,本市更多的法院开始尝试网络直播。目前,全市25家法院几乎全部进行过庭审直播,甚至偏远地区的派出法庭也实现了网络连线。去年10月16日,密云县法院就把网络直播搬进了农家院。
当天的法庭设在了抗峪村村委会的院内,40余名村民有序地坐在一旁旁听。法庭右侧,直播席的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着:主持人用连贯流畅的语言将整个庭审过程清晰地反映在网络中;文字录入员以每分钟200字的速度将庭审内容准确输入;照片上传人员将现场记录的照片及时上传。激烈的辩论中,原被告双方各执己见,据理力争,法官专业地审判技巧让整个庭审有条不紊的进行。虽然原被告最终没有就租赁合同纠纷达成调解,但向更多村民普法的目的已通过网络直播形式达到了。
据悉,目前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到二个庭审直播呈现在网友面前,内容涵盖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审监等各个领域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